英國路透社2月27日報道,原題:中國在長三角霧霾反彈后告訴地方不要怪別人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1月份霧霾加重后,環保部官員周二表示,中國地方政府需對治理當地的污染負起更大責任,而不是去怪罪別人。
霧霾多發的北方地區在今冬采取嚴厲措施,全國范圍空氣污染下降,但長三角地區PM2.5濃度卻猛增20%。珠三角PM2.5濃度上升3.9%,這加重了一種擔憂:由于北方的嚴厲措施,污染嚴重的工業生產已轉移到東部和南部地區。
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周二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工業產出變化可能是PM2.5濃度上升的原因,他指出2017年鋼鐵產量數據表明該產業的“生產結構和分布”正發生變化。
鋼鐵生產大省河北一直處于改善中國北方空氣質量運動的中心,去年鋼鐵產量下降1%,但全中國鋼鐵產量卻增加5.7%。同一時期江蘇省的鋼鐵產量增加4.64%。
劉說,北方空氣質量改善有30%是因為有利天氣條件,但把產生霧霾的原因怪罪到風或其他地區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地方人民政府自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對本地的環境質量負責,不能怨天尤人,總是說別人傳輸給你,就把治理大氣污染的機遇給耽誤了。”
(陳一譯)
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27日文章,原題:北京發布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冷空氣即將“撥霾見日” 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今天發布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預計28日夜間擴散條件轉好。
據報道,部分制造業企業按要求停產限產,北京還加大施工揚塵等違法行為的執法檢查力度,加強對重型柴油車的執法監管。此外,對重點道路每日增加一次及以上清掃保潔作業。同時提醒市民做好健康防護。▲
環球時報201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