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開展特色興趣小組活動,能調動班級管理中的一切積極要素,營造和匯聚成班級的一股正能量。特色興趣小組活動同樣能給學生的學科學習帶來不可小覷的源動力。
班級管理特色興趣小組眾所周知,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也是,衡量班級管理工作的風向標是一個班集體的整體學習氛圍。許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面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往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即班級管理的要素之一學生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肯定要從把握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入手。筆者在長期擔任高年齡段學生的班主任工作中,嘗試以建立特色興趣小組為中心,激發學生參與到班級社團中,以激活班級學習氛圍為目的,最后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一、觀察、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性格及興趣偏好
為了實施興趣小組的活動,班主任的前期工作是不斷觀察學生的個性特點,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興趣偏好。通過詳細記錄一段時間的觀察數據后,進一步經過正面或者側面了解實際觀察的出入,最后,分析匯總所得數據,為進一步制定工作方案提供科學參考。
二、民主確立活動的指導思想
特色興趣小組活動的開展是班主任事先設計的一套方案。可是,具體的參與主體是學生。因此,計劃能否實施,實施過程中會否受到歡迎,一切都是未知數。接下來,班主任應召集班干部和個性鮮明的代表們民主討論草案,最后確定。活動既要保持多元性又要兼顧求知特色。
三、擬定時尚的班級興趣小組方案
作為高年齡段的學生,不僅生理和心理在跨越式的發展,還有個爆發式思考的頭腦,堪稱人生之中思想世界的一次“出埃及記”。在權衡時間和精力的條件下,全班可以組織“美劇達人團”“體育達人團”“心靈雞湯沙龍”“理工達人團”和“動漫cosplay”等特色興趣小組。這些興趣小組都是采用志愿參加,學生可以同時參加幾個小組,經過組員的民主選舉輪流產生小組主持人。最后,還是有一部分學生無法定位自己的興趣,并且不愿意勉強加入的。班主任可以把這幾名學生編制為“興趣觀察員”,觀察員可以評比其他各個小組活動的水平和質量。這樣基本達到了“全員參與”的局面。
四、特色興趣小組開展的若干片段側記
特色興趣小組的開展時間一般約定在每周的“團隊活動”和“班會”,目的是讓每個個體的興趣潛能找到釋放的時間和空間。另外,選擇在學校的規定時間里活動,一方面是方便所有參與者都有機會和時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班主任引導監督,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安全。下面將側記各個興趣小組部分精彩內容:
1.“美劇達人團”是該活動中氣場最強的小組。該小組在老師的指導和推薦下,選擇語言難度較小,生活化強且能夠引起中學生關注的“英美劇”。首先出場的是美式家庭喜劇“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此劇因為獲得了2012年美國電視劇的最高獎——艾美獎(The Emmy Awards),在內地從來不缺粉絲,甚至有個別家長都跟該興趣組提供各種參考建議。接下來,學生喜聞樂見的喜劇大戲—破產姐妹(2 broke girls)。該劇的語言輕松幽默詼諧,成為高年齡段學生學習口語的絕佳材料。經常看見觀看的學生開懷大笑,完全把沉重的學業壓力釋放于無形。另外,還上了一部學習英式口語的“物質女孩”(material girl),令興趣組的參與者們大膽學習教科書之外的鮮活語言。由于,美劇團的人氣和才氣都超強,部分學生在課余和課間經常模仿“The American Idol”的歌曲片段和“Britains Got Talent”中的精彩橋段。此舉既強化了英語的學習又滿足了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求知欲望。
2.“體育達人團”也是獨領風騷的興趣組。體育達人團給體尖生們找到了釋放正能量的機會和空間。同時,那些愛好體育,但是水平和技能差強人意的學生也找到了很好的玩伴來提高自己。體尖生的文化成績一般稍遜一籌,因此達人團的活動給他們彼此一個雙贏的理由。比如,有我國選手李娜等人參加的網球大滿貫賽事,組員們從官網收集了抽簽分組詳情,大家分享英語媒體對各位種子選手的點評。尤其是,李娜首次進入美網“U.S Open”的四強之后,西方媒體對李娜精彩的點評,讓參與組員帶著興趣瞬間秒殺了教科書之外的英語詞匯。無論體尖生還是愛好者,都積聚了無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往常,對英語不敏感的學生,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了蛻變——成為英語愛好者!
3.“心靈雞湯沙龍”可謂逆襲了學校的傳統心理干預模式。這個興趣組的參與者大都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可惜許多中文讀物所講解的內容要么太抽象,要么非專業人士不具備應用的可能。班主任給這個興趣組力薦前幾年的美劇——lie to me,意外的發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局面。該劇是根據美國行為心理學家——Paul Ekman的長期的研究成果改編而來的。當該小組學生逐漸了解和喜歡上這種行為科學理論之后,班主任恰逢其時的給他們介紹了Paul Ekman的研究成果和產品Training Courses和Online Tools的試用版。當學生們在學習使用之后,不僅這個興趣組成員迅速暴增,還有人勵志非美國不去了!
4.“理工狂人團”可謂高手云集的地方。該組的成員大都是既對理工科特有興趣,又是數理化生成績較好的主。剛開始大家僅僅囿于學習方法和技巧的交流探討。鑒于中文的科普讀物偏少,經典的作品更少。班主任嘗試給學生推薦了維基百科(wikipedia.org)和大眾科學(The Popular Science),讓教科書上面全部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在網絡世界里面得到無限延伸。小組成員們終于明白那句至理名言——學一門外語如同給心靈開了一扇窗!
5.“動漫cosplay”在高年齡段學生當中絕非小眾的節目。許多學生從孩提時候一直由動漫伴隨其成長,到大孩子時還童心未泯。該小組讓具有美術特長的學生倍感親切和勵志,不僅同學和老師都贊揚,家長們也漸漸放心。美術特長生們在小組里面找到了更多的自信,還更加嚴肅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學習前途。
五、總結與反思
首先,作為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充滿藝術性的事物,每一次嘗試,如同管中窺豹略見其一斑而已。此次,筆者也是遵循了高年齡段學生心理和生理正處于瓜熟蒂落的時間節點上,根據學生現狀出發,因勢利導。從長期開展該活動的觀察總結看,絕大多數學生從興趣中找到了快樂,興趣又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和勵志。興趣令他們找到了成就感,愉悅感。傳統的學習模式和氛圍在某種意義上得到了破除。學生基本認為,原來興趣愛好和學習是可以互惠互利,形式和內容都可以多元化的實現雙贏。
當然,愛好如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倘若沒有老師的監督引導,很有可能發生此活動如同一根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反之,深入開展多元化的特色興趣小組,大大滿足了高年齡段學生心理潛在的愛好訴求,最后匯聚進班集體中的正能量也就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齊學紅.新編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訓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田恒平.班主任理論與實務.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