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西藏高校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目前存在著課程定位不能完全落實,師資隊伍建設薄弱,教學方法單一,考核環節被弱化等問題,并積極探索了教學改革創新研究方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優化“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堅持課程規范化建設,動態編寫“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規范考核方式等。
西藏高校形勢與政策教學改革創新研究一、西藏高校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的重大意義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線,我們始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
西藏高校作為培養西藏地區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形勢與政策”教育就是進一步強化西藏高校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抓住關鍵環節,增強西藏大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重要指示,培養“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有用人才,促進西藏的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成為社會主義可靠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創新研究,提高西藏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滿足新形勢下西藏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要求。
二、西藏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存在的主要問題
西藏高校形勢與政策課作為一門反映形勢與政策客觀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有著特定的教育目的和歷史任務,把握了形勢方針政策、突出民族團結、堅決反對分裂等特點,但同時也存在課程定位不能落實,師資隊伍薄弱,教學方法單一,考核方式弱化等問題。
三、西藏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的探索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按照上述文件的總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構建切實有效的“形勢與政策”課領導體制和協作管理機制
加強和完善西藏高校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科化建設和正規化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第一,完善“形勢與政策”課程領導小組。在學校各級領導明確“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意義、特殊地位的基礎上,由學校黨委書記擔任組長,主管學生工作、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分別擔任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的“一把手”都是領導小組成員。第二,建立健全“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管理部門。由西藏各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組建“形勢與政策”教研室,安排“形勢與政策”課的專職教師,具體負責課程編排、組織聽課活動和開展教研討論等工作。各學院教務科負責將培訓人員的名單報送至學工處,學工處統籌安排培訓時間,地點。由此,形成統一協調、權責分明的管理制度,以確保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2.加強西藏大學生的思想認識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把握好、利用好這一主渠道、主陣地。教師要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思政課教師的辛勤工作,讓藏族大學生深切地感受到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崇高,拓展認知領域、了解時政動態、提升使命意識,增強西藏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堅定他們開展反分裂斗爭的決心與信心,最終把他們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靠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加強西藏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培養與培訓,優化教師隊伍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高校思政教師首當其沖擔負著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
1.建立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合理配備專兼職教師,改善師資隊伍單一結構,增強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根據不同教學人員存在的問題,補齊短板,有的放矢的進行培訓教育和強化學習。一是培養兼職教師隊伍。目前,西藏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兼職教師多以輔導員為主,高校輔導員也是我們宣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西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由于輔導員專業背景多樣、文化素養參差不齊,對于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難以精準把握和闡釋,所以要加強對兼職教師的培訓,提升他們的理論素養。二是要建設一支以精干的專職教師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為主體,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配備高素質、責任心強的專職教師負責“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此外,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負責人及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負責人要不定期抽查、監督形勢與政策課堂,及時做出有效的調整。
2.優化教師隊伍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需要用自己優良的理論修養來引導學生,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智慧來感染學生。隨著黨中央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如今要求講授“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專職教師較多。為了確保高校順利完成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西藏學校應當適時進行形勢與政策課教學隊伍的遴選,嚴格遵照教師資格“準入制”和“退出制”,建立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
(三)堅持課程規范化建設,適時編寫“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
“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應當充分體現時效性,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應適時編寫教材,根據當時社會熱點事件和問題等編寫教學內容,就西藏高校而言,還要反應民族地區特色,突出民族地區典型個案。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符合西藏高校形勢政策教育的時效性要求。
(四)探索靈活多樣性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教學方法越來越趨向于靈活性、多樣化、現代化。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無法實現教學目標和任務,而且影響整個“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效果。因此,必須對“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探索。
(五)規范考試,采取多種方式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有效的考核方式不僅是學生更好學習的動力,同時也是教師學習和提高的動力,但西藏大部分高校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形勢與政策”課考核體系,較為松散的課程約束機制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展現。
參考文獻:
[1]劉鳳輝.提高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課實效性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02).
[2]王恩成,黃悅忠.論網絡背景下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創新[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6,(01).
[3]周穎.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教學創新模式探究——以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為例[J].科技資訊,2014,(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