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雷
摘 要:班集體建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節,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須要明確班級目標,通過組建班級管理的核心隊伍,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團隊精神。
關鍵詞:班集體建設;“塔層管理”;組織活動
良好的班集體是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品格提高的關鍵。作為班集體的領頭人,班主任要創造良好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熱情高漲,充滿活力,由內而外的活躍,使學生真正動起來,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切實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筆者擔任中職班主任多年,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就如何“動”在管理實踐中作了一個初步嘗試,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明確目標
1.確立班級共同發展目標
班級的建設需要樹立班級目標,這是班級建設的首要任務。在班級建設中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現實情況,邀請全體學生一起參與制訂好班級建設的目標。班級目標需要明確并且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學生每一次的行動才更有機會獲得成功。
2.設計個人成長規劃目標
要讓學生動起來,重要一點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此班主任要和教師、學校一起努力,培養學生進步的動力。中職學校可以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鼓勵學生多元化發展,同時通過創設各種專業活動,引導學生愛上自己的專業,并能在專業上有所探索和發現。教師要將奮斗目標深深地植入進學生的思想和意識中。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就會主動朝著自己和班級的目標不斷前進,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3.踐行集體-個體目標機制
以目標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開展有利于目標實現的具體活動。例如,在學習方面,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學習合作,可以開展互幫互助的活動,由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輔導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形成各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共同進步。在寢室文化建設方面,積極開展各種有意義的寢室文化活動,努力讓寢室成為學生第二個溫馨的“家”。通過各種形式的寢室文化活動建設,讓寢室同學之間有更多思想的交流和溝通,在營造溫馨和諧的寢室氛圍中加深彼此的友誼。
二、“塔層”管理
1. 最高層:班主任“金字塔”的頂峰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他的組織管理水平、領導能力等不僅影響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與進步,班主任要真正展現組織者、領導者的角色。班主任應該從“保姆式”管理變為“將軍式”管理,站在金字塔的頂峰,成為整個班級的決策者,對班級的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分配任務,班干部則根據班主任的計劃,把具體的工作學習任務分配給學生去完成。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突出學生的主動性,實現師生共同管理的班級目標。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減輕了自己的工作量。
2.第二層:班干部隊伍的“核心” 建設
班主任需要有一個班級管理核心來協助工作,這個核心力量就是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的助手,培養一支思想積極、作風良好、品行規范、嚴格自律的班干部隊伍,對建設優秀的班集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增強班干部隊伍活力,引導班干部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輔助班主任完成各項管理工作。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3.第三層:普通學生的“輪換” 機制
普通學生是這個框架的第三層。其實,班集體中,人人都在這個框架的第三層,人人又都可以在這個框架的上層,我們可以實現輪換機制。即將班干部始終不變,始終由同樣的學生擔任的現狀,轉變為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當班干部的機會,在不同的班干部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從而發現他們的優勢與特長。然而班干部崗位數量有限,很難保證短時間內能輪到所有學生。為保證普通學生也能有機會管理班級,可以增設班級管理崗位,最好讓班級的每位學生都負責班級的一份工作,這樣做不僅增加了班級的凝聚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生才更有責任感和歸屬感。
參考文獻:
[1]李宏偉.輔導員班級建設工作探析 [J].中國西部科技,2014(6): 121-122.
[2]張 翠.中職校班級管理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