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勛 雷該翔 毛迎新 黃丹娟 李新華 萬昌璽


摘要:針對茶園主要害蟲茶尺蠖,分別采用不同的誘捕平臺進行試驗示范,篩選最佳防控技術參數。結果表明,濕式誘捕器茶尺蠖性信息素誘殺茶尺蠖成蟲是較好的綠色防控技術措施,最佳投放間距為15 m,最佳投放高度為高于茶叢20 cm,每隔15~20 d更換一次誘芯,能有效抑制茶尺蠖雄蟲密度,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茶園;茶尺蠖;誘捕平臺;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571.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8)23-0092-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3.021?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赤壁種茶歷史悠久,且擁有世界茶業第一古鎮——羊樓洞,素有“青磚茶之鄉”“米磚茶之鄉”的美譽,全市現有茶園面積1.07萬hm2,以主產青磚茶、米磚茶聞名于世。茶園病害較輕,主要害蟲有茶尺蠖、茶毛蟲、茶小綠葉蟬、麗紋象甲等,平時主要采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現就茶尺蠖的生物防治技術進行探討,茶尺蠖為食葉性害蟲,赤壁每年發生六代。第一、二代茶尺蠖一般發生在4—5月,主要為害春茶,第三、四代發生在6—8月,主要為害夏茶,第五、六代發生在9—10月,主要為害秋茶。20世紀70—80年代對茶尺蠖多以化學防治為主,1990年后側重綜合防治。近年來,國內對茶尺蠖生物防治進行大量研究,性信息素成為研究熱點[1-3]。利用性信息素誘殺平臺誘殺茶尺蠖雄蛾,通過破壞自然種群的正常雌雄性別比,降低雌蛾的交配幾率、落卵量及有效卵量,從而控制其種群數量,是新型的對茶園環境友好的綠色防治技術[4,5]。
本研究針對茶尺蠖分別采取了3種誘捕器進行誘捕試驗,篩選最適合鄂東南茶區茶園性誘殺蟲平臺,確定最佳投放間距和高度,以供茶葉生產管理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赤壁市萬畝茶園益陽橋生產基地,試驗地為老茶園,試驗品種為福鼎大白茶實生群體種。
1.2? 誘殺器械
誘捕器使用3種誘捕平臺,分別為A.濕式誘捕器(百米生物全能殺蟲平臺);B.船式誘捕器(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飛蛾誘捕器(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誘捕器試驗? 試驗設A、B、C 3個處理,每個處理設5次重復,各小區隨機排列。將3種誘捕器同時安裝到茶園,誘捕器離茶叢表面20 cm,各小區之間間距10 m,配備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茶尺蠖誘芯,比較3種誘捕器在試驗期間的誘捕量。試驗時間為2017年7月11日至8月2日,每周調查1次,連續調查4周。圖1為3種茶尺蠖誘捕器。
1.3.2? 投放間距試驗? 選擇“1.3.1”試驗確定的最佳誘捕器,按照誘捕器的擺放間距進行優化試驗,誘捕器離茶叢表面20 cm,試驗設3個間距處理:10、15、20 m,每個處理設4次重復。各處理間距100 m以上,誘捕器設置方法同上,試驗期間,統計不同處理誘捕量。試驗時間為2017年8月8—29日,每周調查1次,連續調查4周。
1.3.3? 投放高度試驗? 選擇“1.3.2”試驗確定的誘捕器的最優擺放間距,按照誘捕器的投放高度進行優化試驗,試驗設3個處理高度:高于茶叢蓬面20、40、60 cm,每個處理設4次重復。各處理間距100 m以上,誘捕器設置方法同上,試驗期間,統計不同處理誘捕量。試驗時間為2017年9月3—24日,每周調查1次,連續調查4周。
1.4?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用Excel軟件進行整理和計算,SPSS 17.0軟件作方差分析,LSD法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誘捕器效果試驗
調查結果表明,濕式誘捕器5臺總共誘捕茶尺蠖成蟲135頭,平均每臺誘捕量為27.0頭;船式誘捕器總共誘捕茶尺蠖成蟲11頭,平均每臺誘捕量為2.2頭;飛蛾誘捕器總共誘捕茶尺蠖成蟲39頭,平均每臺誘捕量為7.8頭(表1)。濕式誘捕器表現出較好的誘捕效果,飛蛾誘捕器效果一般,船式誘捕器效果最差,且飛蛾誘捕器與濕式誘捕器處理差異顯著。
由圖2可知,濕式誘捕器在前3周誘捕效果最好,但3種誘捕器均隨著時間的變化誘捕效果呈降低趨勢,第3和第4周效果甚微,由此可以判斷誘捕器誘芯的效果在20 d以內,每隔15~20 d需換一次誘芯。
2.2? 濕式誘捕器適用投放間距試驗
調查結果表明,濕式誘捕器投放間距10、15、 20 m處理誘捕茶尺蠖成蟲總量分別為52、316和100頭,平均每臺為13、79和25頭,可見間距15 m處理誘捕量最多,并與其他2個處理均達到顯著差異,較好地控制了茶園茶尺蠖。因此,濕式誘捕器在茶園的設置密度以間距15 m較好。
2.3? 濕式誘捕器適用投放高度試驗
濕式誘捕器投放高度20、40、60 cm處理誘捕茶尺蠖成蟲總量分別為321、158和148頭,平均每臺為80.25、39.50和37.00頭,可見高度20 cm處理誘捕量最多,并與其他2個處理均達到顯著差異,高度40和60 cm處理誘捕效果相當,因此,濕式誘捕器在茶園的最優投放高度為20 cm。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濕式誘捕器茶尺蠖性信息素誘殺茶尺蠖成蟲是比較好的綠色防控技術措施,能有效抑制茶尺蠖雄蟲密度,最佳投放間距為15 m,最佳投放高度為高于茶叢20 cm,每隔15~20 d更換一次誘芯。利用濕式誘捕器防治茶尺蠖,首先要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根據蟲情變化情況及時放置誘捕器,從而達到最佳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 浪,彭? 慧,金? 鑫,等.茶尺蠖性信息素誘捕器誘殺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7(12):111-112.
[2] 朱祚亮,曹詩紅,朱紅海,等.茶尺蠖性信息素誘殺茶尺蠖試驗[J].湖北植保,2015(5):34-35.
[3] 葉春福,陳銀方.5種茶尺蠖誘芯的誘捕效果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4(10):1570-1571.
[4] 陳銀方,葉春福.不同性誘劑及誘捕方式對茶尺蠖誘集效果比較試驗[J].中國茶葉,2014(1):16-17.
[5] 林清華,陳銀方,葉春福.性誘劑防治茶尺蠖效果試驗初報[J].農業與技術,2013(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