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挺 華雪君 顧曉雨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下,大學生創業將會在多方面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僅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是在豐富大學生的求職能力,鍛煉了創新意識,增加了大學生對企業和崗位的認識,使大學生能求職更自信,目標更明確。而在大學生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則能讓其中發揮創新作用,實現自身的價值,并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創業 就業路徑 大學生創業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c)-0238-02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下,大學生作為不可或缺的創新力量,將會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僅是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是在深層次地改變高校畢業生的思維方式,以便能更好地去接受就業,并在就業過程中發揮創新創業作用,從而創造價值。而對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路徑的研究,則可以更好地了解情況,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支持。
1 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大學生對創業的認知程度存在偏差。絕大多數大學生對創業還是停留在需要創辦企業或者就是簡單的買賣行為。而忽略了創新創業教育希望大學生不僅僅是了解企業運作,更希望通過了解過程而引發崗位上的創新。所以有大部分的大學生思想觀念上還是覺得自己不會去創業,為什么要去學創新創業,對創業帶有抵觸的想法。
其次,是大學生對就業的想法還是比較傳統,更希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例如公務員、事業單位、銀行或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所以對一些中小型初創企業的認可度不高,在選擇上就比較靠后。而且在大學期間,也很少接觸或了解一些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導致在求職過程中對大學生創業企業了解程度幾乎沒有,自然而然就過濾掉了這類企業的招聘信息。
最后,是大學生創業的存活率不高。雖然每一年都有畢業生在畢業時進行創業,而且在逐漸增多,但是的確存在,缺乏經驗、缺乏資源、缺乏市場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往往使得大學生的初次創業成功率不高,這就極有可能影響畢業生的選擇,如果公司不能有穩定的發展,那么現實往往擊敗夢想,使得畢業生在選擇這類企業的時候心有余悸。
2 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的路徑
2.1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逐漸普及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正在漸漸改變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各行各業已經紛紛轉型,企業對人員的招聘上,也希望能招到一些了解企業運作模式和能運用互聯網知識的人才。這正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以解決的需求。
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鍛煉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過程中融入企業的相關內容,便于大學生找準自己的定位,完善職業生涯規劃,為求職做更充分的準備。
2.2 大學生在校期間創業
現目前的高校均設立有大學生創業園園區和眾創空間等初創企業或項目的孵化器,為在校生創業提供資金、場地、指導服務,有一部分學生進行了創業嘗試,雖然大多數項目經過運營后面臨失敗的挑戰,但是這部分人卻在這樣的過程中,了解了創業的過程和不易以及自身的不足,他們畢業后的就業目標更明確,就是去相關企業學習和積累經驗,為未來二次創業奠定基礎。
而成功孵化的創業項目,更是讓大學生完成了從學生到職業人這一身份轉換的無縫對接,跨出高校轉換成創業者。寶貴的創業初期經歷,也讓這類創業者愿意承擔適當的社會責任,而這類快速發展的企業帶來的工作崗位也能更多。
2.3 大學生創辦公司帶來就業崗位
由于大學生接觸的新事物多且快,目前社會創業氛圍良好,政府政策支持,近幾年每一屆的畢業生中涌現一部分學生選擇自己創辦公司。他們會選擇自己的大學同學為合伙人,由于有崗位需要所以會招募一群合適的大學生。也就是實際為大學生帶來了工作崗位,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選擇。
而且這類企業更能讓大學生展現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熱情,獲得認同感和較為快速的工作晉升,實現自我價值。
3 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的幾點建議
3.1 充分發揮創新創業教學和實踐
充分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課堂和大學生創業園的實踐。課堂上對創辦企業的流程、企業的管理、企業的運作進行講解,讓大學生對企業有一定的認識,幫助大學生全面地理解創新創業含義,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引發大學生對工作的思考。過程中不妨引入創業者進行創業過程分享,讓學生更好地理解。
在實踐中,鼓勵大學生進行體驗,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去求證自己對工作中的創新是否可行,去體驗創業的過程,在實踐中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求職目標,從而讓大學生求職不迷茫,目標更清晰。
3.2 改變求職想法
改變大學生對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初創型企業的看法。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先讓大學生能了解到這類型企業的機遇和挑戰,雖然有眾多的困難,但是也能通過集體一起奮斗出美好的結果。其次,進行過創業實踐的同學,更能融入此類企業,完成自己的夢想。在大學期間,對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適當的宣傳宣講,讓大學生創業者和大學生能面對面交流,增加大學生創業項目在普通同學中的影響力和認可度。也可以鼓勵大學生多多參加創新創業類大賽,與其他創業者多交流多學習,從多種途徑改變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
3.3 穩定企業發展,消除大學生求職者對未來的擔憂
大學生創業的企業雖然會存在一些普遍問題,但是并非不可預見和提前避免,有執行力和感染力的大學生創業者,更應該多思考如何能穩定企業的發展,從而提高企業的存活率。但是過程中也總會有不可預知的因素,所以大學生創業者也要能為自己公司的員工提供解決方案,比如推薦到同類型單位求職,積極幫助解決員工的后續問題,這樣人性化的舉措會讓初次求職者感到溫暖和關懷,從而獲得好感度,并逐漸增加認可度。
4 結語
總體來說,大學生創業正在積極帶動就業,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大環境陷入困境的時刻,大學生創業的加入,就如同一股清泉,讓就業工作又活了起來。雖然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順應時代的發展。對于就業來說,創業的存在是一種創新,相較于傳統的創業,現今的關注度更高,也更利于大學生大展創新創業的拳腳,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下,大學生創業也將繼續為就業工作注入活力,拓寬就業途徑。
參考文獻
[1] 史忠震.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創業推動就業服務體系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7(1):109-111.
[2] 陳微微,王波,施祺方.構建高校畢業生創業帶動就業機制[J].高教與經濟,2009(3):19-22,34.
[3] 張玲.以創業帶動就業迎接創業的春天——關于“創業”的幾個關鍵詞解讀[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22):23-26.
[4] 賴德勝,李長安.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應分析及政策選擇[J].經濟學動態,2009(2):83-87.
[5] 侯永雄,諶新民.創業如何帶動就業——基于1997—2013年中國省區數據的創業與就業關系及時滯性[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0-10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