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由媒體”3月5日文章,原題:為什么俄羅斯落后于中國?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在北京開幕,其間將討論一系列重大問題。俄羅斯能否借鑒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經驗?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濟社會研究中心負責人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對此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有其自身的經驗,以投資為例,中國三分之二的投資來自于本國企業資金。為了吸引俄本國企業的資金,俄羅斯有必要以中國為例改變企業的稅收法律,擴大投資來源。
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執行力和穩定性也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經驗。俄羅斯曾制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降低通貨膨脹率的任務,但直到今天也沒有完成,最重要的問題是俄羅斯還沒有一份現實可行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而中國每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都會確定相關計劃,進而落實完成。比如2018年的人代會就會對去年提出的計劃進行總結,并確定今年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確保到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反腐領域,中國政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包括國家高級領導人在內的腐敗分子都受到了處罰。“中國今年還將建立新的反腐機構——國家監察委員會,我相信這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反腐敗斗爭的局面。而俄羅斯在反腐機構建設方面卻存在不足”,奧斯特洛夫斯基說。
(作者安德烈·波盧寧)
奧地利《標準報》3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向官僚主義宣戰 北京希望精簡中國政府巨大的行政機構,為擔負世界大國的未來角色做好準備。政府應該“瘦身”、高效和強大——忠于共產黨。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將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影響力,優化政府機構的建設和職能,深化體制改革。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負擔最重的官僚機構,擁有6400萬國家工作人員。為了實施宏偉的計劃,北京需要一個現代化的管理部門,把今天的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強國。這需要對自己的官僚機構宣戰。這已經是中國官僚機構第七次進行精簡改革。有分析人士指出,新的精簡改革不僅要提高效率,也要加強黨的領導。
(作者約翰尼·伊斯特林,青木譯)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3月5日文章,原題:觀察中國的窗口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在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享受《中國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中國政府相信,這一開放有助于外國投資的流入。那么中國市場有多大吸引力?
俄羅斯CrescoFinance公司常務董事安德烈·瑟爾欽認為,中國制造業和金融業自由化可能一起為國家帶來明顯的投資。他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消費國。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數倍。在自由化條件下,許多人都希望向中國投資。中國有機會吸引大量來自歐美的資金。”
(作者納塔利婭·尼基季娜,柳玉鵬譯)
香港《南華早報》3月6日文章,原題:隨著中國擴展全球影響范圍,北京增加外交支出預算隨著中國在全球擔當更重要角色并保護其國外利益,今年北京將增加外交支出——以幾乎兩倍于其國防支出預算增幅的幅度擴大其外交預算。在本周一向全國人大提交的年度財政預算報告中,今年中國的外交支出將增長15.6%,達到600.7億元。
觀察人士表示,該報告彰顯中國渴望在國際舞臺上擁有更大發言權。中國駐厄立特里亞前大使舒展表示,中國在非洲需要更多外交和技術人員,以滿足北京旨在使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相連的“一帶一路”倡議的需求。“中國與許多(非洲)國家的關系正一年比一年更密切,但我們并沒有應對這種與日俱增工作量的足夠人手”,舒說。
有學者表示,未來幾年內(中國的)外交支出可能仍將繼續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以與中國對發展中國家(不斷增長的)投資相匹配。▲
(作者陳敏莉,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