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芳
摘 要:在教育現代化日益發展的今天,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中的廣泛運用,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新的融合模式,促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豐富,學習方式更先進,使語文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并煥發生命的活力,同時讓學生置身于廣闊的學習空間中,盡情地釋放其語文潛能,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會更加靈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電子白板;交互;教學效果;趣味
電子白板以其多變的圖像、動聽的聲音及鮮艷的色彩功能,增加了語文課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極大地符合了小學生的興趣,使其能較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同時還迎合了教情與學情的需要,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師生、生生互動,人與媒體互動等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大大提升了課堂效率,從而展現語文學科教學的魅力。
一、巧用白板,設置趣味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的圖像、文字、解說、音樂、動畫等多種功能,設置趣味教學情境,可以將教學內容所講的場景里的“聲”“形”有效地呈現出來,讓學生觀其境、聞其聲,觸景生情,有利于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教學《秋天》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優勢,通過影像或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展示秋天田野中的豐收與美景,金黃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散發香氣的野菊花、穿著紅襖的蘋果、披著紫袍的葡萄,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初步感知秋天的美景。又如,在教學《九寨溝》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觀看地震前云霧繚繞的九寨溝美麗風光圖片,欣賞圖片的同時,盡情想象,這些瀑布像什么?看到了這些,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用什么詩歌來表達?這樣自然就能喚起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呼之欲出。
二、巧用白板,創設趣味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能實現教師、學生自由的創作,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利用這些工具,完成學習任務,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同時也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具有趣味,更為活躍。例如,在教學《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課時,文章通過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形象解釋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透露出濃濃的思鄉之情。為此,在上課伊始,就通過電子白板出示望月圖,讓學生穿越回到唐朝、回到長安,然后讓學生分組誦讀,如果需要音樂和畫面,可以調取白板中的資源庫,并通過電子白板展示學生的匯報成果,學生及教師共同進行點評,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和體會。又如,在教學《天安門廣場》一課時,在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天安門廣場的文字和資料,然后在上課時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投影,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些圖片及資料進行探究,并且聯系我們的現實生活,談談天安門廣場對于我們的意義是什么。最后進行成果匯報,師生點評,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再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制作動畫,將生字詞一筆筆地寫出來,讓學生認識結構和筆順,然后,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練習寫田字格,如果寫得不好,還可以利用“擦除”功能重寫,用“回放”功能重新觀看。學生與電子白板的親密接觸,拉近了學生和媒體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的互動合作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巧用白板,打造趣味課堂活動
電子白板除了播放影音、圖片等功能外,還具有一些特有的功能,如聚光燈、拍照、拖動、批注、顯微、書寫等,在小學語文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這些特殊應用和效果,設計出豐富的、具有趣味的課堂教學活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蘑菇該獎給誰》一課時,為了檢查學生是否讀準字音,首先讓學生自由地認讀所需要掌握的生字詞,然后再帶領學生在課文中讀一讀,并且讀準字音,然后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開展詞語搶讀游戲,隨著聚光燈的晃動,學生的心情十分緊張,當出現哪個詞語時,就會迫不及待地站起來大聲朗讀,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又如,在教學《狐假虎威》一課時,首先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呈現情境圖,然后運用電子白板的“層疊”功能,創設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小兔子特地從森林里采來許多又大又新鮮的蘑菇,這些蘑菇最喜歡和聰明的小孩子交朋友,在摘下它們的時候,就要讀出下面相應的詞語將蘑菇放置在詞語上,請四位同學上來利用“拖動”功能,來體驗采蘑菇的感受,而其他的同學讀出詞語。這樣既調動學生興趣,同時也促使學生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
總之,電子白板走入小學語文課堂,實現了教學內容展現方式、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互,有效地解決了黑板教學的枯燥無味以及課件教學的高度固化問題,促使學生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同時也增強了語文課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體會學習的快樂,能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精彩生動。
參考文獻:
[1]魏靜.運用電子白板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5(29):50.
[2]劉麗玲.談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下),2017(6):14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