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秀茹
摘 要:情境式教學在語文學科教學實踐中應用是比較廣泛的,這種教學法與語文學科的情感性、情節性、人文性相匹配,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以情境構建的五個途徑作為切入點,列舉了一些小學語文情境式教學的實踐方法,以資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實踐方法
語文學科中的文本本身就具有情境性,幾乎每一段文字都能給學生帶去某種具象的思維體驗。也可以說,不論教師是否在教學中使用了情境教學法,情境也會在學生的大腦中呈現的。但沒有教師設計和引導的情境是否對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和發展具有價值和作用呢?我想,這是不能確定的。
因而,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主動設計和使用情境,引導學生在高效的、目標指向明確的情境下開展學習,而不應放任學生自由發揮,使情境“自由化”。
一、使用語言構建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不使用其他教學工具、不借助外力,僅通過語言的表述來構建教學情境。這種情境由于沒有具體的形象展示,因而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價值作用。
如,在帶領學生閱讀《珍珠泉》這一篇文章前,我就用單純的語言描述來幫助學生構建情境:大家見過泉水嗎?泉水可不都是一個樣子的,在世界上有許多泉水是非常奇特的。比如“間歇泉”——這種泉特別守信用,到了特定時間就冒出水來,而過一會兒又沉下去消失不見了,關鍵是它非常準時,什么時間出水、什么時間消失都有特定的時間,幾乎不會失約。還有“噴魚泉”——到了一定時間,這個泉不僅噴水,還往外邊噴魚,特別有意思……今天,我們要閱讀的這篇文章,也是寫泉水的,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二、關聯生活構建情境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體驗還不夠多,但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好奇,習慣于從生活中認知這個世界。所以,在構建語文的教學情境時,教師將情境與學生的生活關聯起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也便于他們理解文本的情感和內涵。
如在講白居易的《草》這首詩時,怎樣才能讓學生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春天草原的情景,進而深刻領悟作品的精神內涵呢?我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進行引導。很多學生并沒有親眼見到過一望無邊的草原,但他們都經常去公園玩耍。對公園的草還是有較多的體驗的。我先從公園的草地講起:當我們在春天到公園時,公園里的草剛剛露出地面,而到了冬天時又變黃枯萎,但其實它們并沒有死——我用多媒體展示一棵草,讓學生看到草根并沒有枯萎……通過這種與學生實際體驗結合的情境,能讓學生較準確地把握“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表述的景致。
三、通過音樂構建情境
語文是具有人文情感的,而音樂也是表達情感的藝術。它們表達的形式不同,但在情感上又有共通之處。有時候,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文本內容播放特定情感的音樂,對學生理解文本有較好的作用。
如在講《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我就找到了《西沙,可愛的家鄉》這首歌的MTV,在帶領學生閱讀文本后,給學生播放這個MTV。在學生聽歌時還有畫面配合,更增加了學生對西沙群島的情境體驗感。我還帶領學生一起跟著音樂學唱:在那云飛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閃耀著光芒……這時學生對西沙群島的情感體驗會飽滿起來,興趣也高漲起來,這時,我再讓學生二次閱讀文本,他們的領悟就與之前不同了。
四、應用實物構建情境
實物不僅來源于生活,能增強學生的情感參與度,而且還可以讓學生親手摸一摸,產生真實的體驗感。這樣的情境對學生從具體的思維角度理解知識極有幫助。
如,在學習《陶罐和鐵罐》這一課文時,我提前準備了一個小陶罐和一個生銹的鐵罐,在教學時就擺在講臺上,一邊帶領學生讀一邊對著實物講解:陶罐為什么不敢與鐵罐碰撞?因為鐵比較堅硬,而陶器比較脆。為什么后來陶罐成了寶貝而鐵罐卻不見了?我指著鐵罐上的銹:鐵在潮濕環境中容易氧化腐爛,而陶器不會氧化。講完后,我就讓學生傳著摸一摸、看一看這兩個罐子,然后再引導他們想一想家里各種儲物罐都是什么材料的——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事物都有優點、也有缺點這一道理。
五、組織表演構建情境
情境表演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活動,他們把表演當作一種游戲,而在這樣的表演過程中,他們能夠從自身的情感角度去理解文本的精神和思想,比之其他情境,這種情境更具體驗感和共情性。
例如,在教《畫家和牧童》這一課時,我就將學生分組,讓他們自由分配角色將這個故事表演出來,看哪個組表演得好。有個組就表演得很到位,他們先在紙上畫了一個“斗牛圖”,由“戴嵩”和“朋友”在表演時展示出來,然后“圍觀者、商人、教書先生、牧童”先后上場,表演得有聲有色。這個組最后經過大家評判,得到了最佳表演獎。在表演情境的組織中,學生們表演得越認真,他們對精神內涵的理解也就會越深刻。所以,在組織表演活動來構建情境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對待表演,通過獎勵、比賽等形式來激發他們的表演熱情。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情境式教學是與語文學科的人文特征相一致的,對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的素養具有實際的價值。雖然說語文文本本身就具有情境特征,但教師應注意到情境教學的引導作用,不能將情境構建完全交由學生與文本自由搭建,那樣容易在學生心中產生方向有偏差的情境,對他們的發展是不利的。
參考文獻:
[1]何艷.淺談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創設與運用[J].情感讀本,2016(35):72.
[2]湯小剛.“小學語文情境的創設”之我見[J].都市家教月刊,2012(8):27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