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璐
摘 要:“計算”,先“計”再“算”,“計”即“計劃”“謀劃”“籌劃”。有“計劃”、有“籌劃”才能“算”。實際教學中,重“算”忽略了“計”。主要從“計”的方法培養,探討計算能力提高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數學思想
數學教學中,教師注重“算”輕“計”,而正確的計算方法,可以提高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準確度。探討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課題。下面,筆者和同仁們共同分享小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
一、激發興趣,提高計算的積極性
激發學生計算的興趣,是數學教學中首先應關注的問題。那么,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計算的興趣呢?筆者認為口算比賽和計算游戲等是可行的方法。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普遍的心理特點,利用這個心理特點,開展各類的比賽活動,是激發學生計算興趣、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
如口算比賽,教師給出幾道口算題,看誰在最短時間內,最快完成,且準確度高。如對于“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幾十幾加減整十”的教學,教師可以給出幾組口算題,開展口算比賽活動,如28+30、85+10、98-30、67+20、67-20、36+60等,口算比賽的活動開展時,應注重口算題相對簡單,且題量適宜,少,起不到計算激趣的作用;多,令學生感到疲憊,興趣降低。
再者,計算游戲同樣可以激發學生計算的興趣,誘發計算的積極性。小學數學教材中很多以計算游戲為主要形式的素材和活動,如練習題中有“插紅旗”奪制高點的游戲、摸牌游戲等,紙牌游戲以“24點”為主要形式。
計算興趣的激發,除了游戲和比賽活動以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滲透計算的起源因素,讓學生了解計算的歷史,有助于學生計算積極性的提高。
二、注重多種運算方式,提高計算能力
說到計算,師生大腦中都會有筆算的印象,多傾向于脫式計算——筆算,平時訓練,也以這類計算為主。而計算形式很多,口算、估算、筆算和簡算。
口算是筆算、估算、簡便運算的基礎,口算能力弱,直接決定和影響筆算、估算等的能力。如“10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對于56+37的計算,縱然要求學生列豎式計算,也離不開口算這個基礎,如6+7,學生如果不能準確說出是13,寫3進1,5加3加1不能馬上說出是9,那么,56+37的計算,不僅慢,正確率也會打折扣。
同樣,估算也以口算為基礎,如26×58的估算,除了應該掌握估算的方法26>25,可以看為30,58接近于60,可以看作60,那么,26×58就約等于30×60=1800。
口算是估算的基礎,估算也可以反過來檢驗口算、筆算是否正確。以簡單的加法67+29為例,如果計算出的結果86,忘了進1,那么估算的作用就特別明顯,60+20=80,7+9>10,所以67+29最起碼得大于90,所以,當看到答案是86時,引發自己的注意,一定是算錯了。簡算可以優化計算,提高計算準確率。如125×64的計算,如果讓學生列豎式計算,進位、錯位、數位對齊等,都容易出錯,再加上馬虎,計算出錯率高,不可避免。而這個計算題通過簡便計算125×64=125×8×8=1000×8=8000,因此,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應注重多種計算方法的綜合訓練,以真正提高計算能力。
三、滲透數學思想,提高計算能力
1.轉化思想
數學家亞諾夫斯卡說:“解決數學知識,就是把不會的轉化為會的。”這種轉化思想用在計算中,就是把不會的轉化為會的。
如剛接觸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時,對于 + 的計算,學生會束手無策。而通過通分,化為同分母 + = + 時,計算就豁然開朗。
2.數形結合思想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分數的認識”時,對于1- 的計算,如果告訴學生1= ,1- = - = 也順理成章,而這樣做,偏離了分數的認識這個主題,應讓學生在頭腦中構建一個意象:一塊蛋糕平均分成4等份,吃掉了一塊,還有3塊,占蛋糕的 ,這樣,在計算時,數中有形、形中有數,有利于學生數學思想的發展。
四、培養認真審題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多數學生都有一個通病——馬虎,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審題不清、讀題不仔細、不認真,存在一個共性——眼高手低,認為很簡單,一做就錯!而審題是解題的關鍵,題目看錯、數字沒看清、思維出差錯、計算再不細心,做題的準確度顯然會降低。
審題,對于計算題而言,關鍵是看清數字,看清運算符號,看清是否有括號。這在低年級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尤為重要,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首要前提,否則,計算出錯在所難免。
審清題目后,應再明確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如25×8÷25×8的計算,多數學生看到這個題,毋庸置疑“等于1”,且表現出無比喜悅之感,認為So easy!殊不知,這道題因為不細心,因為對運算定律的不熟練,導致掉進了“陷阱”。
這個問題,“計”是前提,“算”是次要的,“計”不準,“算”不對。為此,細心審題的前提下,明確算理和數學規律,也能提高計算的準確度。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計算”方面提出具體的、層次性的要求:“熟練”“比較熟練”和“會”。“計算”的前提和關鍵是“計”,“計”得好,方能算得準、算得快。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握課改理念,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再探討怎樣教,教學才能邁向高效,學生的計算能力才能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龍和英.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J].小作家選刊,2017(3).
[2]楊鵬.探究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教學培養[J].讀與寫(上,下旬),2016(22).
[3]張開麗.淺析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