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摘 要:計算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數學的基本課程。在小學數學中,計算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但從實際的角度來看,我們很多學生對學習數學是十分反感的,對于計算也沒有什么好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適當地做出一些改變,讓教學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口味。同時,將計算的運用代入我們實際的生活中去,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圍繞著“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進行有效的計算教學”做出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興趣;習慣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學的改革已經深入人心,在我們的教學中,需要以我們的學生為主,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引導的作用,利用豐富的教學模式讓我們的學生對于數學的計算充滿興趣,并能夠在實際的教學中感悟學習的意義,將我們的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相互的結合在一起。這些年來,我們圍繞著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效率的方式做了一系列的探討。
一、創設相關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有了興趣的前提下,就能夠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素質教育,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我們的課堂上可以創建一些比較有趣的情境,讓學生能夠融入實際的教學中去,從而對計算產生一定的興趣。比如,我們在學習加減法計算的時候,可以創建一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在上課之前,可以準備一些帶有圖畫的卡片,上面畫上不同的水果、蔬菜等,進行一個模擬的小超市。對學生說:“今天家里來了客人,媽媽叫我們去買一些菜和水果來招待客人?!睂W生會發揮自己的想象,根據客人的多少來買,每個學生對于自己想要買的東西都有一個詳細的數量。這時候我們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說出自己想買的東西。然后讓同學們加一加,看看一共買了幾樣東西,并且算一下一共花了多少錢,自己還剩多少錢可以用。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問題,學生可以很快就計算出答案,但是又是一個比較好的情境模式,改變了以往的數學課堂那種壓抑的氣氛,讓學生都活躍起來了,就像平時在逛超市一樣,而且將計算知識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去,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以及計算的能力。學生也會對這樣的方式十分感興趣,在學習中表現得十分積極。這樣一來,教師可以十分輕松地掌握課堂的節奏,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在快樂中學習。
二、重視教學方法,優化運算方法
我們的學習首先要依靠興趣,但是正確的方法才是最關鍵的。在學習計算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方式,但是有些比較難理解,有些則比較簡單。從最后的結果來說,其答案都是一樣的。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應當及時優化我們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可以用更加簡便的方式得到一樣的答案,以此節約學生的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中,并且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創新的思維中不斷地尋找相應的計算方法。在一道計算題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求解,并讓學生對這些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尋找其中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看看哪種是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式。學生在這樣不斷的總結和評價中,可以找到解題的最優方式,逐漸形成計算能力。
三、增強學生數感,培養學生習慣
我們在教學中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數感。數感即學生對數字及計算的直覺感知。有關研究表明,有的學生對一些數字會表現得特別敏感,教師剛出題目,答案就已經出來了。這是一種直覺的計算能力,在我們的教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可以說是一種天分,但也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加強練習來培養的。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就需要讓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在進行運算的時候,經常會出錯,究其原因,不僅僅是粗心,更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應當做好示范,讓我們的板書更加符合規范,讓學生在記筆記的時候能夠更加有條理。我們可以讓學生用到錯題本這樣的方式,將之前的錯題都抄下來,歸納到一個本子中去,整理好,對錯題進行再一次的練習。并要求下次在遇到相同題目的時候保證沒有錯誤,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更加嚴謹。并教會學生在答題過后一定要進行下一輪的驗算過程,爭取可以達到零失誤。在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不斷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讓他們能夠脫離老師的依賴,更加獨立地去完成基礎的計算操作。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我們的計算有更大的幫助,給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代國清.我對計算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做法[J].新課程學習(上),2014(8).
[2]夏德芳.例談提高低年級學生計算準確率的途徑[J].廣西教育,2015(3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