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雷+朱楠+王碩鵬
摘要:高職高專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總體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其就業與創業指導工作相對于本科院校而言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本文在分析地方院校高職高專學生創業與就業形勢的基礎上,著重分析當前高職高專學生創業與就業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全面客觀地闡述當前地方院校高職高專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體系現狀。
關鍵詞:高職高專 創業與就業 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3-0017-02
在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地方高職高專院校作為現代職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大本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盡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總體要求和辦學方針已經確立,但當前高職高專學生的創業意識淡薄、就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卻日益凸顯。近五年的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要低于本科學生01個百分點左右。因此,高職高專院校開展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工作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當前地方院校高職高專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體系現狀。
一、當前高職高專學生創業與就業形勢分析
(1)隨著高校擴招的不斷深入,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就業崗位越來越少,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就業崗位更青睞于具備高水平職業技能或是有一定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對于高職高專學生而言,由于培養方式的不同,相比于本科院校學生,高職高專學生的發展類型主要是職業技能型,這就決定了高職高專學生剛走出校門,缺乏工作經驗,在就業過程中不占優勢,同時也會因為自身技能等原因而在崗位競爭中被淘汰。
(2)在就業難的形勢下,同時也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很多高校畢業生也會選擇以創業帶動就業,不過能在創業中獲得自我價值提升的少之又少。很多高職高專學生多年來學習專業相關的崗位職業技能,在校學習期間缺乏創業理念,更缺乏創業指導,導致其職業發展大多只針對所學領域進行規劃,在就業遇到困難后,職業目標也開始變得不清晰,即使開始了創業的步伐,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大多數選擇創業的高職高專學生最后便也無疾而終。
二、當前地方高職高專院校創業與就業服務體系存在的普遍問題
(一)理論研究較為落后
目前,我國地方高職高專院校中,創業與就業指導課程大多使用統一教材。其中,創業指導課程缺乏對學生自身的理性分析,對于創業形勢和前景無法做到準確分析,對學生的指導意義甚微。而在就業指導課程中,由于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的職業技能比較精專,課程只能做到從宏觀角度對學生就業進行指導,而無法對專業性較強的學生提出專業化的可行性就業指導方案。總之,高職高專院校創業與就業指導課程的研究還處在宏觀理論階段,需要針對不同層面和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開設了職業指導課程,但其內容主要還研習國外的高校職業指導的相關理論和內容,和我國國情和高等教育實際情況結合、融入得還較少,對職業意識教育、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模式及學生的職業思維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還比較缺乏。[1]
(二)缺乏靈活的教學管理體系
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導致地方高職高專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體系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采取的主要模式是封閉式、管理式教育,采取不完全的學分制度,創業與就業教育,尤其是創業教育并沒有系統地納入到教學安排活動中,這就使得創業教育教材與創業教育教學大綱系統性不強。一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建立了專門性的創業指導的服務機構,配備了專門的工作人員,創業指導服務機構也開設了專門化課程,諸如創業訓練課程、創新信息服務、創業指導服務等,但是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形式主義問題,并沒有實際作為。[2]
(三)創業與就業服務師資隊伍人員缺少、力量薄弱
目前,我國多數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指導隊伍大多由負責學生工作的干部、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組成,由于他們平時工作中有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方面的事務性工作,導致他們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大多停留在零碎的、經驗化的理論指導。換言之,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創業與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缺乏專業課程教師、行業專家、領域學者的組成,使得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與就業指導缺乏化系統、科學化的指導和教授。首先,在師資力量方面,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與就業指導教師缺乏對就業形勢和就業指導工作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部分擔任學生創業和就業課程指導的老師缺乏專業技能培訓和企業實習,不能夠及時了解行業的新技術,導致在指導學生創業、就業過程中缺乏對先進專業技術的了解,使得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與就業指導工作缺乏專業性;其次,在指導效果方面,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與就業指導效果不好,這些學校在開展創業與就業指導的時候,只是向學生介紹就業技巧,以促進學生就業,缺乏對學生創業和就業觀念的引導,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此指導效果不明顯;最后,在就業指導隊伍方面,由于上述提到的指導隊伍構成,導致就業指導質量不高,同時,這些教師的流動性較大,導致創業和就業指導隊伍不穩定。[3]
(四)多數高職高專院校創業與就業指導機構缺失或設置不合理
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確實設立了校級的就業指導中心,但中心卻與行政部門——招生就業處(部分高校機構設定是招生處、就業處)在人員配置、資源設置方面嚴重重疊,繁重的事務性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指導時間。在各二級學院中也并沒有建立相應的學生創業與就業指導機構,從而導致學校創業和就業指導責任主體不明晰,管理層次混亂。不僅如此,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與就業服務體系和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不匹配。這些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協作能力、職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的質量不高。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新的變化,而某些高職高專院校的專業設置仍采用傳統的專業設置方法,缺乏對行業變化的重視,導致專業設置不符合行業發展,從而導致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與專業培養方向脫軌。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地方高職高專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體系目前還處在建設的初始階段。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設立了相關的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機構,也配備了相關指導人員,但由于相關理論研究不足、課堂教學與服務機制不匹配、機構設置不合理、指導教師專業性不強等原因,學生創業與就業服務還停留在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作為系統化工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創業和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需要認識到系統內協同融合和校內多方合作的重要作用。只有使創業和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開發、指導隊伍、指導方式、指導內容、指導過程等方面步調一致,統籌管理,才有可能實現整個服務體系的專業化、效率化。
參考文獻:
[1]聶積,韓明英.高職高專院校職業指導服務體系的完善[J].現代交際,2017(9).
[2]孫廣.高校畢業生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分析[J].現代交際,2017(9).
[3]王茹.對完善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2).
責任編輯:劉 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