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一
摘要:文化自信的根基來源于我們歷史悠久、經時間沉淀、擁有廣博內涵與底蘊的中華傳統文化。文化自信的建設對于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輸送強大精神力量。具有中國特色且不斷傳承發展的中國先進文化在多元化的今天被更加豐富而全面地展示給我們。然而越來越繁榮發展的新形勢下,文化自信的進一步建設正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和挑戰。本文從傳統紙媒的代表圖書館和現代新媒體兩方面來分析,提出在當前我國增強文化自信建設道路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在塑造文化自信的過程中鞏固樹立文化自信,堅決捍衛傳統文化。
關鍵詞:文化自信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3-0230-02
當前增強我國文化自信的建設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對文化自信建設的途徑方式和方法多種多樣,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又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我們來分析出對策,讓文化自信建設更快更好地發展。本文從圖書館的建設和新媒體文化傳播兩個方面來進行研究。
一、新媒體在文化自信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是在新的技術形式下出現的具備傳播文化信息的新的媒體形態,新媒體也可以稱之為數字化新媒體。它有著豐富的形式內容、最大限度的互動模式、覆蓋范圍廣、傳播方便快捷等特點,因此在現代傳媒產業中有著一席之地,并且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持續增長。新媒體是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產物,對信息和文化的傳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各種思潮隨之進入到我國,如今新媒體的出現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現狀。新媒體除了通過電視、網絡電視、網絡廣播、手機電視等這些常見的形式之外,還通過許多新型的方式方法向人們傳遞信息。它的出現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方便了人們對信息的獲取以及加深了人們對信息的參與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然而在方便人們的同時,其同樣存在弊端。新媒體所傳播的內容有很大一部分毫無營養,毫無根據,內容空洞且不切實際,稀釋了中國文化的原有價值,使人們對文化的理解產生偏差,更甚至用懷疑的眼光來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借助新媒體、自媒體故意發表有失真實、具有針對性的負面言論,這些不負責任的行為對大眾思想很可能造成一定誤導。
文化自信的建設需要正確的文化底蘊基礎、嚴謹的文化發展模式、積極的文化引導方向,以上新媒體所存在的問題對文化自信的建設造成嚴重阻礙,這些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
二、針對新媒體在文化自信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一)重視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文化自信建立的根基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發展的先進性和獨特的優越性。對中華傳統文化認知的缺陷和對當代中國先進文化認識度的匱乏是直接導致對西方外來文化盲目認同甚至崇拜的原因。對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和理解會增強我們文化自信的信心,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具有開放性、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先進文化,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更成為一種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源泉,是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的沃土,更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堅定文化自信不動搖必須傳承發展和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二)對新媒體的嚴格監督和管理是文化自信建設發的關鍵
完善新媒體文化建設,想要解決問題必須究其根源,首先對新媒體平臺嚴格把關,一些網絡直播平臺傳播的內容完全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選材和品質不達標,內容低級、粗俗,相關部門應嚴格監督及控制此類問題信息的制造、傳播,嚴格規范相關制度。加強對新媒體的監督和管理,營造良好的社會問題新聞傳播大環境,促進社會問題新聞的健康傳播和發展,也是積極地推動社會文化的進步,對文化自信的建設具有實質上的積極作用。
(三)加強新媒體從業人員的各項教育是文化自信建設的保障
注重新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培養與專業能力教育工作,使其對主流文化形成正確認知,主動傳播有營養的文化與精神。媒體人的素質一部分決定了大眾獲取資訊的質量。我們應注重對新媒體從業人員思想政治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首先,樹立新媒體人的文化自信意識,其只有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才能保證文化自信的建設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
(四)文化創新是文化自信發展的動力
文化自信應注重文化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文化自信的發展同樣需要文化創新。舉個例子,此前有韓國媒體報道我國多家電視臺的多個綜藝節目有抄襲的行為,先不論報道是否真實,不能否認的是,國內目前的一些電視節目的確有很多是購買國外的電視節目版權換湯不換藥地錄制,我們絕不能忽視這種社會文化現象帶來的影響,必須堅持對文化創新的倡導。創新的文化內容和形式能讓我們更好地繼承傳統文化,形成更自信、更有代表性的新興文化,從而更好地發展自信的文化。
三、傳統紙媒圖書館在文化自信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書刊是紙張與文字的結合,記載并傳播了文化。電子設備飛速發展,文字、圖像、影音的電子化使書刊不再是人們獲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所以現在的圖書館不再是一個單純借書、讀書、學習、獲取文化知識的場所,它是融合并體現信息科技和人文關懷的環境,更是文化自信傳播過程中不可缺失、發揮重大作用的一個環節,圖書館在文化發展的長河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與價值。
如今圖書館建設考量的不僅僅是藏書的數量種類。它的建筑外形、設施格局、書籍陳列、信息系統、環境衛生、色彩、人員等等這些關鍵因素或者細微之處都是文化傳播中的點睛之筆。下面對圖書館在文化自信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
(一)圖書館興建的問題與對策
對圖書館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問題。圖書館文化系統的特點是投入的時間較長,建設圖書館的過程較為緩慢,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影響力體現出成效,因此,圖書館的興建不受重視。大型圖書館的建設能在一定范圍、一定人群中提升城市文化的影響力。在合理考慮投入時間、空間、資金及人力的前提下,根據社會調查情況,在有需要的地方采用建立流動圖書館的辦法,讓能在圖書館看書不再成為奢侈,讓獲取健康良好的社會文化機會惠及大眾。endprint
(二)圖書館日常管理問題與對策
對圖書館的管理是否講求科學的問題。圖書館所藏圖書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人,即為了人們獲取知識接受文化。圖書館提供給讀者的日常服務是能否體現圖書館是否具備人文關懷的一個衡量方面,圖書館的管理是否科學高效,圖書館的體制是否健全合理,這些在加強文化自信建設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科學高效地對圖書館進行管理,能加快讀者獲取文化知識的效率,促進文化自信建設。
(三)圖書館的設備及技術問題及對策
圖書館設備系統不夠先進。先進的網絡技術直接決定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圖書的檢索系統,圖書館的數據庫管理情況,圖書的分類,各學科的建設匯總等各個情況,在一段時間內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能大大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和增強讀者的體驗感受程度。在基礎技術完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無人式刷卡進出、紅外線掃描技術報警系統等高端技術,不僅提升圖書館的檔次,也體現了科技、信息、網絡等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更能增加我們的自信感。
(四)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管理與培養問題與對策
工作人員散漫,存在長期依賴和懶惰心理。坐等讀者上門,并不具有積極主動向讀者介紹圖書的意識,不及時掌握讀者的需求,圖書更新不及時,服務不具有創新意識。這些都是當今圖書館工作人員普遍存在的現象。圖書館的服務由系統和人員兩部分組成,在信息系統達到標準要求的情況下,人員的素質意識和業務能力也應該有所提高,這就需要對圖書館內部工作人員的思想及職業素質進行教育,長期定期對業務能力進行培訓,培養出具備優質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能夠給讀者提供輕松、放松、舒服安靜的閱讀氛圍的工作人員。另外,增開特色閱覽室,提高公眾對圖書館的熱情,開展具有創新性、有特色的服務環節或方式,激發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
(五)加強圖書館與讀者的互動
圖書館服務是圖書工作人員與讀者的互動活動,方便讀者獲取文化知識是圖書館服務文化的出發點和目的地。構建和諧的圖書館服務文化除了需要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與業務能力培養,也需要廣大讀者的參與、配合和支持。首先,應該加強對圖書館的宣傳,使得人們從根本上了解圖書館的功能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部分,認識到所接觸的圖書館的特色或者能吸引讀者的地方。其次,可以設立流動圖書館以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安排圖書館到社區,到農村,到更多的基層,以滿足那些不能接觸圖書館資源的人們的需要。再次,可以通過開展活動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比如組織讀者把自己家里看過的、不需要收藏的讀物捐給圖書館,或者組織讀者借助圖書館的平臺與貧困地區進行文化知識交流,再或者可以通過提供圖書館的個性特色服務來增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聯系。比如設立共享雨傘,下雨天可以方便來館讀者,好借好還的模式更在細微之處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需要踐行的,這更是對社會健康文化的一種巧妙傳達,是文化自信建設過程中的有效措施。
四、結語
在文化自信的建設發展過程當中會遇到諸多問題和挑戰,發現并正視這些問題并積極應對,采取適當的解決方法,在文化自信建設的道路中持續不斷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引入新的素材與能量,我們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加堅定有力。
參考文獻:
[1]鄭秉勤.論圖書館的服務文化[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7(3).
[2]王燕平.試論圖書館服務文化的創建[J].新世紀圖書館,2007(3).
[3]蔣永福.論圖書館服務文化的三大要素[J].圖書與情報,2003(5).
[4]李惠娜.我國圖書館服務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12).
[5]畢耕、譚圣潔.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發展傳播[J].紅旗文稿,2016(15).
[6]張春和、張學昌.堅定文化自信的價值理路分析——兼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理論與改革,2016(6).
[7]余虹.新媒體時代如何增強中國的文化自信[OL].人民論壇網.
[8]王偉光.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求是,2016(12).
[9]張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理論導刊,2014(5).
[10]陳晉.文化自信與中國道路[J].文化軟實力,2016(1).
[11]許克斌,葛萬鵬,高倩楠.論道路自信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學理論,2016(10).
[12]張永軍.文化自信如何增強[J].西部大開發,2014.
[13]歐陽淞.堅定黨的歷史自信[J].求是,2013.
責任編輯:劉 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