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會
20世紀80年代,高文光在天津開了一家經營五金機電的小公司,憑著“一盒螺絲釘也要送貨上門”的精神,慢慢越做越大。
公司的客戶基本都是批發商,慢慢被養懶了,當員工送貨上門時,還要幫他們把貨擺上貨架,甚至直接讓員工把貨送給用戶,也就是說,這些批發商根本不用做什么,直接賺取差價。公司的員工對此很有意見,但高文光卻說:“客戶越懶,咱們越有飯吃。”
有一次,一個員工又被批發商指派直接給用戶送貨,他計上心來,拿出名片給客戶說:“要不以后你直接從我這兒拿貨吧,省去批發商的環節,價格肯定更便宜。”對方一聽很高興,兩人一拍即合。
員工興高采烈地把這件事報告給高文光,可萬萬沒想到,得到的不是表揚,卻是一頓臭罵,還明確說以后誰也不許做這件事!
大家非常不理解,高文光說:“如果天下的錢都讓你賺走了,別人都沒錢了,你還賺誰的錢?”
這就是高文光的經營理念——不吃全魚。
不吃全魚,不僅是經商之道,也是為人之道。
有人說:“財富如水,一杯水,你可以獨享;一桶水,你可以放在家中;但如果是一條河,你就要學習與人分享。”
這個世界,大魚得活,小魚也得活,蝦米也得活,各有各活著的招。如果蝦米沒有了,小魚怎么活?沒有小魚了,大魚怎么活?這么簡單的道理,有些人就是想不通,非要通吃,結果就是什么也沒吃著。
(摘自《啟迪與智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