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各種學習類App也層出不窮。文章針對英語專業學生(以下簡稱英專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探究英語學習類手機App對英專生自主學習的影響,得出主要結論:自媒體時代手機App給英專生的學習帶來積極性影響,主要體現在詞匯量的擴大,同時對閱讀、聽力、寫作、口語能力及學習效率等也有一定提升作用。
關鍵詞:手機App;自主學習;英語專業學生
中圖分類號:G434;H319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1-11
作者簡介:余思思(1997—),女,浙江溫州人,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本科在讀。
自主學習,即一種與傳統教學模式相對應的現代的、易被年輕人接受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這一概念在Henri Holec[1]所著的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中第一次被提出。他提出,外語自主學習即在各種學習環境下,學習者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教材、方式和速度[2]。處于自媒體時代的我們能采取的學習方式包含學校提供的線上課程、學習搜索引擎以及學習應用程序等。而本文就英語學習類手機App這一時下流行的自主學習的手段,探求英語學習類手機App給英專生自主學習帶來的影響。
大量研究證明,英語學習移動應用程序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楊繼良闡述了自媒體時代大學生利用手機App對自主學習具有便攜、趣味、互動、貼身等優勢。雖然有很多數據研究證明移動應用程序對學生學習英語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對于已具有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的英專生來說,英語學習類手機App對他們學習更高級的英語是否有提高作用以及具體起到哪些輔助作用還值得探究。文章通過調查問卷及訪談的方式,探究英專生對利用英語學習類手機App進行自主學習的認可度與有效性。
一、研究設計
1.研究問題
(1)英語學習類手機App是否能夠提高英專生的自主學習水平?
(2)英語學習類手機App具體能提高英專生哪些方面的技能?
2.研究對象
正在使用英語學習類手機App進行自主學習的英專生。
3.研究方法
該文采取調查問卷及訪談的方式。
(1)問卷包括英專生常用的學習類手機App統計、對英語學習類手機App的效果認可度以及此類App對英專生的自主學習是否起到了促進作用。
(2)訪談法。為了使調查結果更加全面,了解英專生對英語學習類手機App的想法,在調查法之后,對參與調查法的學生隨機選取10人進行了訪談。
二、數據收集與分析
1.調查問卷法
調查問卷主要針對重慶各大高校英專生。我們共投放100份調查問卷,回收調查問卷75份,表 1 及表2為問卷內容及統計結果。
表1中調查結果顯示,76%的學生認為手機學習App對他們的英語水平有一定意義上的提高。而選擇“有顯著的提高”和“基本沒有任何提高”的人數相同,為9人,占比12%。這表明在大多數英專生看來,手機App學習軟件能夠提高英語自主學習水平,且對App的認可度較高。
根據表2可知,有86.67%即65位學生正在使用單詞記憶類的英語學習App。這表明英專生在選擇手機學習類App時,更傾向于單詞記憶類的App。根據表2還可以發現,有49.33%即37位學生正在使用輔助翻譯類的英語學習類App。這表明,輔助翻譯類的手機App的青睞度比較高。
2.訪談法
訪談內容主要包括英專生在利用手機App進行自主學習時,他們認為手機App具體對英語哪些方面的學習起到了輔助作用,如閱讀能力,聽力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
在問及受訪學生為何選擇英語學習類手機App進行單詞記憶而不用傳統紙質學習時,受訪學生表示因為手機App,如“滬江開心詞場”這一類App采取闖關模式或圖像記憶法,可以加深他們對單詞的印象,為下一階段的閱讀、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并且,學生可以利用課余零散時間,不限制場地展開自主學習。受訪學生表示,手機單詞記憶類App對他們的學習有一定的提高且主要體現在詞匯量的增加。“滬江開心詞場”擁有每日簽到、詞匯PK、組隊學習這幾大功能。尤其是組隊學習,學生可以加入自己心儀的小組,但是是否能進入這個小組取決于學生最近的背詞量和星星達標數。有學生舉例了一個小組,叫“單詞記憶攻堅組”。要進入該組,就要達到日更25顆星星,進組11天內,包括進組當日,兩日未完成的人會被清出小組,并且拒絕再次加入。這種嚴格的進組要求督促學生必須每天使用App背到一定量的詞匯,刷夠要求的星星數。若有天忘背單詞或者一時偷懶,都不被學習小組接受。該生表示,正是因為這個幾近嚴苛的條件,自己已經積累到了一萬以上的詞匯量,考英語專四的時候詞匯問題輕松解決。目前很多App都具有這種半監督機制,旨在培養學習者的自律和自制力。這給了質疑自主學習會導致學生學習“心散”、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的一群人一個合理的解釋。因為含有這些功能的App是一種特殊的“監督學習”的自主學習,背后扮演的亦是師長的督促角色。
受訪學生表示自己正在使用輔助翻譯類App。它包括許多權威詞典,如牛津、朗文和柯斯林。大部分學生表示,因為英專生學習高階英語,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單詞。有一受訪學生舉了一個例子——This is because each character is encoded with 2 bytes.當他看到句中“character”這個單詞時,腦中浮現的釋義為“性格、角色”。但他發現這放在句中完全不通。在“有道”這個詞典App查閱“character”后發現原來其還具有“字符”這一釋義。他表示,利用“有道”這一類App能為他這種英語專業的學生節省大量翻閱紙質詞典的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且App還收錄了大量的雙語例句且帶音頻,使他們對單詞的使用方法有更深的理解且能加深他們對此單詞和用法的印象。
在受訪學生中,有20%的學生都十分推薦“英語流利說”,他們表示這款App不僅內容豐富,擁有許多情景對話,而且還可以與他人進行比較,對口語提升作用顯著。
三、結果與討論
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本研究可以得出,英語學習類手機App能夠提高英專生自主學習水平。英專生在使用英語學習類手機App時,詞匯量、閱讀能力、聽力能力、寫作能力、口語能力及學習效率上均得到了一定意義上的提高。
自媒體時代為英專生的自主學習帶來了更加便捷的學習服務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但是自媒體時代同樣是把雙刃劍,既是機遇亦是挑戰。在手機App依舊存在功能不完善,收錄內容含錯誤信息的不利情況下,英專生應該如何規避網絡帶來的誤導,更加準確高效地利用英語學習類手機App進行自主學習依舊還是一個需持續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葉 蓉.移動學習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10):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