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紅+尹士偉
摘要: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正是由于比喻的應用范圍之廣,不僅在漢語的學習中使用頻率極高,在泰語言的習得中更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希望通過對漢泰比喻辭格的對比分析,將漢泰比喻的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中,可以加深泰國學生對漢泰比喻辭格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泰國學生交談的水平能力。
關鍵詞:漢語;泰語;修辭格
一、漢語比喻辭格
比喻又叫“譬喻”,俗稱“打比方”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是用本質不同但具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說明描繪該事物的修辭格。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體(打比方的事物)和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漢語比喻在辭格上可以分三個類型:
(一)明喻也叫“直喻”,是本體、喻體和比喻詞同時出現。表達是 A 像B,以兩種不相同事物作比喻。常用的喻詞有“像”、“好像”、“好似”、“如”、“如同”、“仿佛”、“恰似”、“若”等。例如:(1)這個小男孩像猴子一樣頑皮。例(1)中,本體是“小男孩”,喻體是“猴子”,比喻詞是“像”(2)你去過桂林嗎?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風景像畫一樣,美極了。《漢語教程(第二冊下)》例(2)中,本體是“桂林的風景”,喻體是“畫”,比喻詞是“像”除了上文所示的一些常用喻詞之外,有的時候明喻還會使用“一樣”、“似的”等喻詞,以及“像……一樣”,“像……似的”等。
(二)暗喻又叫隱喻,只出現本體和喻體,暗喻比明喻更強調甲是乙,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類的關系不用比喻詞語但用一類的詞語“是”、“成”、“成為”、“變成”、“變為”、“就是”等(3)十個被鮮血浸泡的手指頭腫得變成了大熊掌。(楊沫《青春之歌》例(3)中,本體是“被鮮血浸泡的手指頭”,喻體是“大熊掌”(4)她是夜明珠,黑夜里,放射出燦爛的光芒。(雷抒雁《小草在歌唱》)例(4)中,本體是“她”,喻體是“夜明珠”
(三)借喻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本體說成喻體
(5)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正在茁壯成長。例(5)中,本體:學生 喻體:祖國的花朵
二、泰語比喻辭格
關于泰語比喻的分類,在泰語中最常見的比喻如下:
每種語言都有自身獨特的魅力,比喻作為重要的修辭格。泰語也是如此。
泰語的比喻句分類如下:
(一)明喻():由一件事比較到另一件事,自然有不同的條件。明喻就是用甲事物來說明或描寫乙事物,且甲、乙事物有相似之處。常見的喻詞“”、“”。
(6)這個小姑娘像棉花一樣白。
(7)天藍的像大海一樣。
(二)隱喻():相比之下,說一件事,一件事不能直接比喻出來,而是隱含于理解本身。隱喻就是用于比較兩個無關的事物,將喻體直接說成本體。
常見的喻詞“”、“”。
(8)運動是最好的良藥。
(9)農民是民族的脊梁。
(三)借喻():用與被修飾對象不相似但卻相關的事物來指代被修飾對象。
(10)眼淚和微笑一直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眼淚比喻痛苦,微笑比喻福)
三、漢泰比喻辭格對比
(一)明喻
泰語辭格中的“”和漢語辭格中的“明喻”有相同的用法,比喻義一樣,也是用表達方法是 A像B,漢泰的明喻有著兩點鮮明的特征:一是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要素同時出現;二是常用比喻詞都是“像”。(11)他叫喊的聲音像雷聲一樣。
例(11)中,本體是“叫喊的聲音”,喻體是“雷聲”
(12)長城像一條龍。例(12)中,本體是“長城”,喻體是“一條龍”
綜上可見,漢語和泰語都用“像”為表示比喻,這兩個漢語的句子翻譯成泰語意思一樣。
(二)隱喻與暗喻
泰語中的“隱喻”和漢語中的“暗喻”意思一樣也有相同的用法,兩個語言中本體和喻體都會同時出現,漢語的暗喻的比喻詞比泰語的隱喻的比喻詞多,漢語的比喻詞有“是”、“變成”、“成為”、“等于”等連接本體和喻體,但是泰語一般只常用“是”來代表。
(13)老師是照亮學生的明燈。例(13)中,本體是“老師”,喻體是“照亮學生的明燈”
(14)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例(14)中,本體是“層巒疊嶂”,喻體是“水墨山水”
綜上可見,漢語的暗喻的比喻詞比泰語的隱喻的比喻詞多,漢語的比喻詞有“是”、“變成”、“等于”等,它們將本體和喻體連接起來。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類的關系。
(三)借喻
泰語中的“”和漢語中的“借喻”都是本體和喻詞不出現,只出現用來代替本體的喻體。喻體可以具體的,也可以抽象的。
四、結語
比喻修辭格在漢泰語中普遍存在,應用非常廣泛。人們通過這種修辭方式,更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提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在泰國學生的學習中,比喻修辭格的知識也成為了學習漢語的重點。
參考文獻:
[1]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齊滬揚.對外漢語教學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3]陳夏萌.略論對外漢語比喻教學[D].南寧:廣西大學,2013.
[4]李華峰.不同文化背景留學生比喻習得情況考察[D].北京:北京大學,2012.
(作者單位:泰國華僑崇圣大學)
(指導老師:尹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