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博 沈戈鷹
[摘要]高校學生專業文獻閱讀不足的問題,一直嚴重影響著大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本文通過對本校大學生專業文獻閱讀能力的調研,發現其普遍閱讀能力薄弱的問題,從學習習慣,檢索技能等多方面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了學生、教師、圖書館及數字化校園管理中心等多方共同努力來提高其閱讀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專業文獻閱讀 圖書館 學習習慣 檢索技能
一、調查背景
專業文獻閱讀能力是大學生學習和研究的保障,然而當今大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卻普遍不足,閱讀量偏小,閱讀面太窄,閱讀深度淺,閱讀時間少,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自主科研意識與創新能力。為此,我們開展了這次針對我校大學生專業文獻閱讀現狀的問卷調查,就大學生缺乏專業文獻閱讀能力的原因展開討論,探討提高大學生專業文獻閱讀能力的手段及途徑,以幫助其更好地閱讀專業文獻,獲取所需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二、調研組織實施情況
(一)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參考國內大學圖書館讀者調查的經驗設定指標,問卷發放方式主要是學生課堂,還有一部分問卷于各個閱覽室發放給讀者完成。
(二)數據處理
用Excel2007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分析處理,1份調查表作為1條記錄依次錄入,單項選擇題的統計利用分類匯總功能,多項選擇題的統計用函數COUNTIF。
(三)回收問卷情況
共發放問卷846份,經過精心的組織與廣大師生的配合,共收回問卷792份,回收率為93.62%。
三、我校大學生專業文獻閱讀情況調查與分析
(一)每天閱讀專業文獻的時間
調研數據表明,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以下的人數比例最大,為52%,閱讀時間在1~2個小時的人占26%,2~3個小時的人占15%,3個小時以上的人僅僅有7%。可以看出,大學生閱讀專業文獻時間普遍較少。大學校園娛樂活動多,外界的誘惑多,所以大多數同學根本靜不下心閱讀專業文獻,偶爾讀讀的情況比較常見,堅持每天閱讀,能做到定時、定量閱讀的同學很少。
(二)平均每月的閱讀量
調查表明,42%的學生每個月僅僅借閱1-2本專業圖書,11%的學生每月借閱3-4本,5%的學生每月借閱量超過5本,還有42%的學生一本專業圖書都不會看。從中可見,大學生借閱量上暴露的問題非常嚴重。在業余時間很充裕的大學里出現這種狀況,說明我們的學生對業余時間的規劃很不合理的,對專業文獻閱讀不夠重視。實際上,閱讀文獻數量非常重要,讀得多了,積累多了,漸漸就會比較出研究方法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
(三)專業課老師的指導
當問及“您的專業課老師是否有指導學生閱讀專業文獻?”,絕大部分(63%)學生回答“從來沒有”,28%的學生回答“偶爾”,只有極少數(9%)學生認為老師經常指導他們。我們認為,專業課教師在這方面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例如在講課過程中,向學生推薦常用的、好用的專業數據庫,如維普、CNKI等,本專業權威的刊物,以及一些學術網站,還可以滲透一些檢索小技巧,還可以就每節課的知識向學生們介紹一些前沿、熱點話題,并要求學生課下檢索相關主題的專業文獻進行閱讀。
(四)提升大學生專業技能的方式
調研表明,在大學生看來,專業課程和資格認證考試在提升自身專業技能上最為重要,因為一些資格證書是就業的敲門磚,然后是加入專業社團、參加學科競賽和參加課外培訓,閱讀專業文獻的人數只有22%,遠遠低于其他選項,說明在很多學生的觀念里,閱讀專業文獻對提升自己專業技能是不重要的,對自己沒有幫助。這就解釋了專業文獻不受歡迎的事實。
(五)對我館專業文獻查詢方法的了解
調研表明,只有29%的學生完全掌握了我館專業文獻的查詢方法,有一半的學生只是部分掌握,還有21%的學生完全不了解查詢方法,看來,“不會查詢”是影響大學生專業文獻閱讀的一大障礙。圖書館有責任加強宣傳和培訓,可以采取現場講解、實際操作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文獻檢索培訓。
四、大學生缺乏專業文獻閱讀能力的原因分析
本次調研揭示出我校大學生專業文獻閱讀量小,閱讀能力不足的客觀事實,造成這個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現總結如下:
(一)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習慣的影響
基礎教育階段與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習方法存在很大不同,很多學生沒有做好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沒有了高中階段繁重的學習壓力,有了大量自由支配的時間,反而迷失了方向,不知道怎么學習和閱讀;還有一種可能是,習慣了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方式,只閱讀教科書和相關參考書,缺乏擴展閱讀和延伸閱讀,因為缺乏相關的指導和督促,很多學生即使已經認識到專業文獻閱讀對于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沒有形成查閱專業文獻的習慣,而忽視了對專業文獻的閱讀及學習。
(二)學生文獻檢索技能的缺乏
想要充分地利用文獻資源,必須要掌握文獻檢索技能。很多高校已經將文獻檢索課作為必修課來重視,而我校還沒有全校普及,只有某些學院開設了文獻檢索課,或者作為選修課來開設,并且由于教室、電腦設備和網絡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結合圖書館資源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練習,學生沒有從課堂上學到有用的檢索技能,因而當需要檢索專業文獻時仍不知如何下手,無法獲取有用的專業知識。而沒有上過文獻檢索課的學生更是無所適從。
(三)高校考試內容缺乏靈活性
目前高校大學生的考試內容基本還是圍繞教科書中的基礎知識進行的,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大量與教材相關的習題集,成為學生學習和復習的法寶,大學生的學習又回歸到基礎教育階段,只要吃透教科書,考試即可得到好的成績,而通過課程考試,或是在考試中取得較高的分數是大多數學生最關心的問題,這樣一來與考試內容沒有直接聯系或影響很少的專業文獻學習也就被大多數學生忽視了。
(四)英語水平的影響
查閱專業文獻時,尤其是想要了解專業方向前沿或熱點時,外文文獻的閱讀是不可缺少的。在調查中,不少學生表示了對英語類,外語類文獻的需求,希望增加種類和數量,同時希望圖書館可以培訓外文數據庫的使用方法,可見他們并不熟悉外文資源的查詢,英文水平仍然是他們閱讀專業文獻的一大障礙,專業詞匯以及專業文獻中出現的大段長句、難句仍是大學生難以突破的瓶頸,這也是造成部分學生對專業文獻閱讀產生畏懼的原因之一。
五、提高大學生專業文獻閱讀能力的對策
以上分析了大學生缺乏專業文獻閱讀能力的原因,要提高其閱讀能力需要學生,教師,圖書館,學校課程設置部門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目前,我們可以先從以下幾個途徑做些嘗試。
(一)鼓勵學生多閱讀專業文獻。實行“閱讀積分制”
教師可以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以累積平時成績的方法來促進、激勵學生多進行專業文獻閱讀。大學生都非常關心自己所學的科目能否通過考試,并取得相應的學分,其中平時成績對總成績的影響也很大,因此可以在鼓勵學生閱讀專業文獻時,實施一些增加平時成績的獎勵措施,例如,通過閱讀專業文獻,寫出簡單綜述的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的平時分累積。專業文獻閱讀也可以作為衡量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學習是否用心的評價標準之一,并且由硬性規定變為獎勵制,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
(二)圖書館有責任幫助大學生提高專業文獻閱讀能力
圖書館是高校信息資源聚集中心,在提高大學生專業文獻閱讀能力上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可以從以下幾個措施來著手:圖書館應該定期開展外文數據庫使用的培訓;由專任教師向圖書館推薦專業圖書,而不是圖書館員盲目采訪,這樣可以更精準的把握學生需求;改變分類方法,比如: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書籍,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書籍等;技術上,圖書館應該優化信息服務平臺,搜索效率低使得電子資源獲取很不方便;購買更專業的電子文獻數據庫等。
(三)改善網絡條件,提高大學生文獻檢索技能
電子資源的閱讀障礙,是我校大學生強烈反映的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學生在宿舍無法利用校內電子資源,這給學生閱讀電子資源帶來很大影響,導致館藏電子資源的利用率遠未達到應有水平。為此,希望數字化校園管理中心能改進校園網,擴大校園網用戶群,使學生在宿舍就能利用館藏電子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