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血防站(333100)朱紅霞
江西省婦幼保健醫院(330006)李貴萍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三廟前衛生院(333100)吳偉紅
研究表明,相對于奶粉喂養,純母乳喂養的嬰兒體質更好、免疫力更強、智力更成熟,不易患上肥胖癥、猝死癥、過敏性疾病等[1]。可是在我國,受制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純母乳喂養的比例始終不高,使嬰兒的健康生長受到影響。為此,我站產科引入產后針對性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詳細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8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站分娩的142例產婦,分娩方式為順產69例、剖宮產73例。產婦年齡22~39歲,平均(29.43±2.19)歲;孕周38~40周,平均(39.31±0.49)周;新生兒體重2.4~4.3kg,平均(3.47±0.46)kg。按照隨機數字法把產婦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都為71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兒體重等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產婦常規護理,主要查看產婦生命體征變化,講解母乳喂養的常識與注意事項,進行藥物指導、康復護理、并發癥護理等。研究組增加產后針對性護理,護理人員查閱歷年來的臨床資料,總結母乳喂養率偏低的原因,包括產婦心理緊張、產后失血、營養不夠、傷口疼痛、情緒低落、擔心乳房變形、缺乏母乳喂養知識、以為奶粉營養豐富等,對此護理人員采取了相應的對策:①母嬰接觸。新生兒出生5min內,就與產婦進行身體接觸,協助新生兒吸吮乳頭20~30min,其間指導產婦哺乳。如果屬于剖宮產,在手術室就應讓母嬰貼臉接觸,回到母嬰室之后,若產婦有哺乳應答反應,就應早接觸、早吸吮。②做好乳房護理。產后第1天開始就應針對性開展乳房護理,每天兩次用40℃~45℃毛巾熱敷雙乳,時間20min左右。若熱敷后乳汁分泌仍然較少,可進一步用螺旋法給予通乳按摩。還可以適度牽拉乳頭,以便促進血液循環和乳汁分泌。③傳授哺乳技巧。護理人員為產婦示范正確抱姿,確保既舒適又省力。清潔乳頭后,把乳房托起來,讓新生兒口唇接觸乳頭,雙乳輪流哺乳,吸空一側乳房后再吸吮另一側。④做好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加強溝通交流,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從而讓產婦激發母愛情感,克服各種負性情緒,積極主動地哺乳。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泌乳始動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對比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 對照組產婦純母乳喂養51例,母乳喂養率為71.83%(51/71);研究組產婦純母乳喂養62例,母乳喂養率為87.32%(62/71)。經過對比,X2=5.243,P<0.05,研究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2.2 比較兩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 對照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為(26.82±2.15)h,研究組為(22.34±1.96)h,對比可得,t=4.692,P<0.05,研究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顯著早于對照組。
產后純母乳喂養率下降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國的母乳喂養狀況更加不容樂觀,6個月純母乳喂養的比例僅30%左右[2]。臨床發現,母乳喂養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包括產婦的身體、心理、健康知識等,因此積極采取干預措施非常重要。本站產科針對制約哺乳的因素,采取了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母嬰接觸、乳房護理、哺乳方法、心理護理等方面進行干預,讓產婦身心愉悅和舒暢,從而盡早開奶,正常哺乳。
從統計結果來看,研究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為87.32%(62/71),泌乳始動時間為(22.34±1.96)h,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看出,產后針對性護理的效果是顯著的,可以促使產婦盡早開奶,明顯提高母乳喂養率,這無疑有利于確保母嬰健康,促進嬰兒正常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