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中醫院(461000)沈小嬌
婦科陰道炎屬于常見的婦科疾病,是由于病原體侵入患者陰道黏膜或黏膜下結締組織導致其陰道出現炎癥,臨床特征表現為外陰瘙癢灼痛、白帶異常且伴隨異味、陰道分泌物增多,由于病癥部位的特殊和其臨床特征顯著,該病癥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和心理質量[1]。臨床上常采用抗菌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復發率極高,因此除了相應的藥物治療外,還需通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加強患者治療效果[2]。本文主要探究了對婦科陰道炎患者施行針對性護理的方法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我院自2016年3月2日~2017年3月2日收治的168例婦科陰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陰道滴蟲檢測確診,其中52例細菌性陰道炎、61例細菌性陰道炎、55例滴蟲性陰道炎,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84例)和觀察組(8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分布:22~43歲,平均年齡為(24±3)歲,其中25例真菌性陰道炎患者,31例細菌性陰道炎患者,28例滴蟲性陰道炎患者;觀察組患者年齡分布:23~42歲,平均年齡為(23±5)歲,其中27例真菌性陰道炎患者,30例細菌性陰道炎患者,27例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兩組患者的陰道炎癥類型、年齡等資料對比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單純的常規護理(主要是遵循醫囑為患者提供常規的抗菌、消炎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增加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①基礎護理,為了給患者營造空氣清新和舒適整潔的住院環境,在患者入住病房前,護理人員需對病房內物品進行消毒,保證患者治療和居住的房間干凈、整齊、空氣流暢,并控制好室內的濕度和溫度以及對患者的床單進行定期更換[3]。②衛生護理,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盡量穿寬松棉質衣物,毛巾、內褲勤洗勤換,洗滌時可將內衣褲和毛巾放入沸水中消毒,并放在太陽照射處殺菌和晾干,不要與他人共用浴花、澡巾及洗漱用具等,避免交叉感染,沐浴時盡量采取淋浴方式,盡量避免在公共區域游泳,如廁時盡量采取蹲式馬桶,當外陰瘙癢難耐時,禁止用手指撓抓。③飲食護理,為了促進患者機體營養增強從而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責任護士需引導患者多食熱量充足、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低脂類食物,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禁食辛辣或刺激性的粗纖維食物[4]。④心理護理,由于病癥部位的特殊和其臨床特征顯著,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患者易出現多種負性情緒,如焦慮、抑郁等,此時為改善患者心情,護理人員需積極友好的對患者進行勸慰,同時還應向患者多介紹病癥的相關知識和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外陰瘙癢灼痛程度以及陰道分泌物檢查狀況,比較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的護理總有效率、復發率以及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評價。療效評估方法為:顯效:護理后,患者的外陰瘙癢灼痛、白帶異常等臨床不適癥狀基本消失,行陰道細菌復檢,顯示轉陰;有效:護理后,患者的外陰瘙癢灼痛、白帶異常等臨床不適癥狀具有明顯改善,但未完全消失,細菌復檢顯示部分轉陰;無效:患者的外陰瘙癢灼痛、白帶異常等臨床不適癥狀以及陰道細菌性質均無顯著變化,(顯著+有效)/總例數×100%=護理總有效率。通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計算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問卷調查評分>90分;滿意:問卷調查評分60~90分;不滿意:問卷調查評分<60分,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治療后6個月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經護理后病癥的復發率[5]。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對所得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字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6]。
2.1 組間護理療效和炎癥復發情況對比 經護理,兩組患者的外陰瘙癢灼痛、白帶異常、分泌物增多等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對照組中65例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無不適感,10例患者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但未達到正常值,且存在輕微的不適感,9例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觀察組中78例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無不適感,4例患者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但未達到正常值,且存在輕微的不適感,2例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護理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患者(97.6%)明顯高于對照組(89.2%),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個月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發現,觀察組中出現復發的患者有12例,對照組中出現復發的患者有43例,疾病復發率方面,觀察組患者(14.3%)明顯低于對照組(51.2%),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組間對護理的總滿意度對比 收集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對照組中56例患者對護理評分>90分,15例患者對護理評分為60~90分,13例患者對護理評分<60分,觀察組中80例患者對護理評分>90分,3例患者對護理評分為60~90分,1例患者對護理評分<60分,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方面,研究組患者(98.8%)明顯高于對照組(84.5%),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婦科陰道炎屬于頑固炎癥,具有難治愈和易復發的特點,并且其病癥部位特殊和臨床特征顯著,給女性患者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并且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相關研究表明,僅依靠藥物治療并不能完全抑制陰道加特納菌的生長,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衛生教育對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改善其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因此,就需要對陰道炎患者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針對性護理是一種基于患者致病因素而對其施行的有效護理措施,能夠避免常規護理方案的盲目性。鑒于該病癥部位的特殊,醫護人員還應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能正面對待該疾病,并提高其治療的信心。
經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后,患者的外陰瘙癢灼痛程度、白帶異常、分泌物增多等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患者(97.6%)明顯高于對照組(89.2%);在疾病復發率方面,觀察組患者(14.3%)明顯低于對照組(51.2%);在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方面,研究組患者(98.8%)明顯高于對照組(84.5%),組間各項指標對比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對婦科陰道炎患者在采用相應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還需對其施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配合,這樣不僅能有效改善婦科陰道炎患者臨床癥狀,減少其病癥的復發率,同時在護理過程中,還能促進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提升,從而促進護患關系加強,進而能使得護患之間的矛盾有效緩解。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科陰道炎中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大力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