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杏,莫 鳴
(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為了滿足新時期社會大眾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提出的高要求和高標準,強化農產品監管構建長效質檢機制勢在必行。可以說,為了實現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建設目標,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緩解社會大眾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所存在的信任危機,有效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就必須要加快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這具有重要的時代研究價值意義。
為解決新時期國內頻繁出現的農產品質量問題,緩解國內大眾對于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存在的信任危機,我國從政府管理、立法建設等方面均給予了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體系構建必要的支持。比如,自2010年起,我國商務部就開始在全國進行了追溯管理體系的試點應用,同年我國農業部也對水產品、種植業產品等相關農產品構建了專門的追溯體系。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當前國內在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的追溯體系建設中還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有待加快進行調查和解決,具體表現如下。
目前,我國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方面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所以各地都是按照我國中央部門指示,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質量追溯體系構建工作,但是自上而下的指導力度非常弱。特別是當前我國還沒有出臺專門的實施細則以及管理方案,相應的接口和技術標準也還沒有正式發布,這使得許多地區在實際的追溯體系建設中均存在比較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影響追溯體系建設效果。
在我國現階段的追溯體系構建期間,主要以合作社為主,但是其在當前國內眾多生產經營主體中所占的比重比較低,同時大多數經營者由于受到管理水平、思想意識以及資金投入情況等因素影響,無法在短期時間內建成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而大多數基層農產品質量管理部門對于相應追溯體系建設也主要停留于簡單的概念或政策文件上,無法順利開展農產品質量監管。
一方面,要建立和創新激勵機制,提升農產品追溯群體效用,借助市場倒逼機制來促使全體農產品生產企業可以自主參與到追溯體系建設工作中來。通過成立專門的追溯體系建設項目資金來補充合作社或企業建設追溯體系期間缺乏的資金,同時要加快構建完善的質量控制制度、生產過程管理以及質量安全認證等規章制度,確保可以有效激勵企業去自主進行追溯體系構建。另一方面,要注重強化宣傳培訓,提升全體相關追溯體系建設工作者的業務素質,具體可以借助微信、影視等方面來進行知識信息獲取和傳送,同時要注意引導消費者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通過和我國一些比較知名的信息技術研發機構開展合作來研發追溯技術,可以在提升追溯深度和精度的基礎上,拓展追溯范圍,有助于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我國農產品的生產實際。比如,通過先進技術手段的引入與應用,開發更加符合畜禽水產品追溯的動態追溯技術,或者開發效率更高以及操作更加便捷的信息采集技術,可以逐步降低追溯技術體系的準入門檻及所需建設成本。此外,要進一步重視試驗示范建設,重點做好特色農產品或優勢產業上追溯體系建設和應用,不斷提升農產品的追溯深度,同時要注意歸納和總結追溯體系建設方面的技術成果和經驗,以便不斷完善追溯體系建設內容和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