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
(內蒙古包頭市氣象局,內蒙古 包頭 014030)
包頭市屬半干旱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象災害頻繁,給當地農牧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包頭市特別重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開展,高炮防雹從1973年開始,炮點主要分布在九原區、土右旗、固陽縣和達茂旗,市、旗縣、鄉每年投入經費140萬元,平均每年人工影響天氣作業278次左右,有效保護耕地 265萬畝,投入效益比為1:40。火箭增雨主要針對對流形成積雨云實施人工增雨。現有流動和固定火箭架6組,近年在人工增雨作業中也取得諸多效果。
2015年包頭市大范圍出現伏旱,給農牧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為有效緩解旱情,包頭市氣象局嚴密觀測天氣,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9月4日 0:30到 9:30,僅天龍生態園作業點發射90枚增雨火箭彈,此外還在土右、固陽、達茂等11個作業點實施增雨作業,累計降水40.9mm,其中九原區黑麻板、土右溝門鎮、蘇波蓋、薩拉齊鎮、東河區土合氣等地出現>50mm暴雨天氣,使得包頭市旱情得到極大緩解。
2018年春季包頭市達茂旗降水普遍偏少,多大風、沙塵天氣,蒸發量增加,空氣干燥,土壤墑情較差,干旱嚴重。達茂旗氣象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抓住有利天氣過程,提前安排部署,6月24日在全旗范圍內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增雨火箭彈16枚、燃燒煙條20根。由于天氣條件較好,作業適時,增雨效果明顯,有效緩解旱情。
冰雹在包頭市多發,具有明顯季節性和地域性特征。包頭市高度重視人工防雹工作開展,在冰雹農牧業區布設固定防雹作業點,加強雹云監測,配合上級氣象部門構建包括監測、預報、指揮和作業為一體的防雹作業系統,全面開展農牧業生產防雹作業與其他專項氣象服務,為農牧業生產提供有利氣象服務保障。
包頭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應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作業人員始終遵循安全、科學及高效原則,完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規范及操作流程,建立對應作業安全保障機制。此外,建立人才培養機制,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做好隊列、裝卸火箭彈藥、彈藥出入庫、運輸、火箭彈發射操作和實際作業流程及掉彈事故處理等培訓,提升包頭市人工影響天氣實際操作能力及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
各級氣象部門及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應注重對氣候狀況嚴密監測,特別在干旱、冰雹災害多發階段,充分借助氣象雷達、衛星等資料,準確分析天氣變化趨勢,結合具體情況,制定精細化人工增雨作業或人工防雹作業等實施方案,第一時間上報給地方人民政府審批后實施,避免或減少冰雹、干旱災害損失,助力包頭市農牧業產業健康、安全發展。
應加大人影技術資金投入力度,推進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技術系統建設,以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及整改落實為主線,完善包頭人工影響天氣綜合業務平臺,實現對強雹云和強降雨區自動跟蹤、識別、預報和預警及降水定量估測,提升對重要天氣監測、預報預警及作業指揮等工作科技含量,取得最佳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效果。
包頭市氣候復雜,干旱、冰雹等災害性天氣頻發,給包頭市農牧業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威脅及損失。包頭市氣象局應積極應變,建立健全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機制,提前組織包頭市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管理、人員崗位培訓及應急演練等;加強天氣變化嚴密監測,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加強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研究,提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效果,發揮人工影響天氣服務工作在農牧業健康安全生產中實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