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星敏
(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1400)
隨著網絡、GPS定位系統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明,現代化測繪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對測量人員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要求學校教學能夠適應快速發展的測量學發展進程,培育出一批能夠適應、滿足社會測量技術發展的高能力工程測量技術人才。
校內實驗課程內容單一,只有基本儀器的學習使用,很難與實際使用環境相結合。另一方面,由于實驗場地安排在校園內,受場地限制,相對來說面積比較小,造成學生對實驗目的不能清晰理解。
目前教學實驗在我國高校教學體系中未受到充分重視,硬件配置差,未能體現測量實踐教學的實際意義。工程建設中已廣泛使用機器人測量、GPS基站及電子水準儀等,而高校實驗教學依舊在使用光學測量儀器,在課程內容、硬件設備、實驗場地等均落后于測量技術發展的步伐。
在進行測量技術實踐教學時,應以坐標系統的建立和測量為核心,測量定位為實質,全線貫穿信息化測繪、GPS等。規定學生簡單了解視距測量、水準測量、經緯儀角度測量方法,重點學習全站儀和GPS使用。并通過與科研內容的結合,確定三性、開放性實驗,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綜合素質。
引進多媒體教學系統,改善課堂授課效果;從互聯網和設備制造商那里獲得新設備照片和使用方法,幫助學生認識新的儀器。確定教學核心是變形測量、現場測量以及地勢測量,在測量教學中融合新技術、新設備和新規范,以GPS、全站儀為基礎,全面貫徹到教學內容中。
教學內容的制定要依據各階段工程測量的需求。在工程建設初期階段,需要進行地形圖的測量;在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施工放線的測量過程,例如建立控制網、確定道路中線、圓柱形結構件軸線的確定以及控制標高。儀器使用方面,GPS-RTK技術、全轉儀應用在施工測量階段,精密水準儀和GPS應用在施工過程中的變形監測工作。
了解天地一體化及全球化發展在時空信息獲取的知識技能;能夠在任意時間、任意天氣獲取該位置的地理信息;將采集的地理位置信息實現無人化、自動化、實時化。綜上所述,應將信息化測量技術結合到實踐教學課程中,拓展教學范圍,有助于學生在現代化測量能力的提升。
課堂授課時,學習實際工程項目中測量新技術的應用,豐富教學內容。講解城市地鐵測量、城市建設測量、城市舊城區改造測量,介紹遙感技術在環境監測的作用、抗震救災中了解災情和災后的重建工作、森林防火、干旱尋水的作用、云南生態旅游的3S技術應用。
測量新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城市建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們了解應用實例,學會識圖、用圖、測圖,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測量技術知識。課堂授課時講解網絡三維地圖,可以再網上暢玩城市街道、商城和社區等,在電腦上查看虛擬城市地圖、三維電子網頁等。
隨著信息化測量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測量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要求高校能夠培養出滿足工程建設需求的測量技術人才。文章通過對當前階段工程測量專業教學現狀分析和工程測量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探索,把測量新技術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全面提升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的測量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