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450000)盧志賢 趙曉燕
1.1 一般資料 選取36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在本院行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患者作為本次試驗研究的觀察和分析對象,均符合肺部感染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且所有患者均為首次行腎移植手術。在這36例患者當中,男24例,女12例,患者的年齡在19~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57±6.52)歲;其中,細菌感染的有18例,病毒感染的有7例;真菌感染的有1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傷。
1.2 方法 對這36例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患者均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具體的整體護理干預和預防措施如下所示。
1.2.1 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情況 在患者完成腎移植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嚴密的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報告給主治醫生;并根據醫囑配合醫生采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在患者完成腎移植手術后,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和觀察。對于缺氧癥狀的患者,可以采用低流量鼻導管吸氧,并讓患者的兩側鼻孔交替進行吸氧;在鼻導管吸氧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將鼻導管吸氧換成無創呼吸機輔助吸氧,并根據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和病情狀況及時調整患者的氧流量。
1.2.2 心理護理干預 患者在腎移植術后,往往會出現持續性的高熱情況,再加上患者受到肺部感染的影響,存在呼吸困難、胸部存在重壓感,并且受到自身經濟原因等各方面的影響,容易產生不良心理狀態和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進行嚴密的觀察和仔細評估,并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評估結果對患者實施相對應的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并聯合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家庭和社會支持;同時護理人員可以將本院其他的成功案例分享給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堅定信心。
1.2.3 調整患者免疫抑制劑的使用量 在患者實施腎移植手術的過程當中,免疫抑制劑的使用量是引發患者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的一項重要因素,因此,為了減少和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醫護人員在對患者實施腎移植手術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免疫抑制劑的使用量,并做好相關方面的消毒工作;要求醫護人員在護理工作當中嚴格按照相關的消毒規程完成相關消毒工作,為患者提供一個干凈、舒適的無菌環境;減少患者與病菌等各種感染源的接觸;對于已經發生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對該患者實施隔離,并嚴格限制隔離室內的入室人數和入室時間,將與患者治療和護理無關的所有物件、醫療器械等搬離患者的病房,定期對患者的病床、病房、衣物以及醫療器械和室內空氣進行消毒[1]。
1.2.4 加強患者的基礎護理 從患者腎移植術后的護理方面來看,護理人員需要加強患者的基礎護理,做好患者的口腔和皮膚護理,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潔和皮膚的干燥清潔,在患者飯后,用2%的蘇打水進行口腔清理,注意患者的保暖,并定期協助患者進行翻身,避免患者出現壓瘡的情況;定期對患者進行拍背,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和咳痰,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對于痰液粘稠,無法自主排出的患者,可以對痰液進行稀釋或者采用吸痰管幫助患者吸出痰液。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關于健康、科學飲食的健康宣教,并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飲食計劃,飲食因以清淡、易消化、高維生素的蛋白質或者流質食物為佳,并保證患者攝入機體所需的足夠營養物質。
對本次的36例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后,本次的36例患者肺部感染情況基本恢復正常,并且在整個護理期間,本次的36例患者中沒有發生異常情況,所有患者均病愈出院。
總而言之,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是腎移植術中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和威脅,要減少和降低腎移植術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可以有多個方面的方法和渠道,在加強對患者免疫抑制劑用量把控過程當中,要求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術后的病房環境、肺部情況、呼吸道等的護理,加強對患者術后病情的變化情況和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和觀察,一旦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時,要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和處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