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繆強
(四川省民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100)
弓形蟲病是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對動物的危害十分嚴重。豬感染弓形蟲病后,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極易繼發感染其他疾病。
某豬場3~5日齡哺乳仔豬發生以高熱、腹瀉、高死亡率為主要特點的病癥,經檢查、檢測,確診為弓形蟲病、藍耳病、輪狀病毒病混合感染。
病仔豬體溫41℃左右,高熱不退,其精神沉郁,吃奶減少甚至廢絕,鼻端和耳部發紺,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咳嗽,水樣腹瀉,糞便腥臭,脫水嚴重。
病仔豬胸腔、腹腔有積液,肺水腫、間質增寬,表面有出血斑,小腸略充氣、透明,可見深黃色內容物。
3.1 鏡檢 無菌采取發病仔豬肺臟組織抹片,姬姆薩染色后鏡檢,結果見圓形的弓形蟲包囊。
3.2 細菌分離培養 無菌采取發病仔豬肺、肝、淋巴結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和血瓊脂培養基,37℃恒溫培養箱倒置培養24 h后進行觀察,結果未見細菌生長。
3.3 PCR檢測 參照報道的擴增引物序列,對弓形蟲病、藍耳病、圓環病2型、豬瘟、偽狂犬病、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病進行PCR檢測。檢測結果表明弓形蟲病、藍耳病和輪狀病毒病均為陽性。
4.1 仔豬出生當天肌肉注射0.5mL 10%復方間甲氧嘧啶和0.5 mL 2.5%硫酸頭孢喹肟注射液,1 次/d,連用3d。
4.2 豬群每1t飼料中添加1.6kg 30%磺胺間甲氧嘧啶鈉、1kg 20%替米考星和2 kg小蘇打,新泰定連續用藥5d后停用,氟諾米連續用藥7d。
4.3 加強生物安全防控,豬場嚴禁養貓,定期滅鼠。用1%來蘇兒對豬舍、過道等進行消毒,1次/d,連續消毒7d。
貓能從糞便中排出弓形蟲卵囊,在弓形蟲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
弓形蟲包囊形成通常需要10 d左右,而5日齡內哺乳仔豬體內檢測到弓形蟲包囊表明其在母豬妊娠期間已被感染。豬感染弓形蟲病后免疫力降低,易繼發藍耳病、輪狀病毒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