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鴨圈養規模以500只左右為宜。鴨應按日齡、大小、品種、性別分群。
飼養密度隨鴨齡、季節和氣溫的不同而不同。一般4~10周齡鴨每平方米養20~12只,11~20周齡鴨每平方米養12~8只。冬季氣溫低,每平方米可適當多養幾只,夏季氣溫高,每平方米可少養幾只,鴨生長快的飼養密度略小些,生長慢的飼養密度略大些。
飼料多樣化,保持能量、蛋白質平衡,含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無機鹽等應充分供給。
青年鴨日糧蛋白質水平不要太高,鈣的含量要適當。
生產中應視蛋鴨的生長發育情況調整飼喂量。蛋用型紹鴨正常開產日齡是130~150 d,標準的開產體重為1 400~1500g,如其開產體重超過1500g會影響及時開產,對這種鴨應進行限制飼養,并適當多喂青飼料和粗飼料。發育差、體重輕的鴨要適當提高飼養標準,另外可給予其少量動物性鮮活飼料,以促進生長。
青年鴨可用混合粉料喂,玉米、谷、麥等原糧需制成混合粉料喂,粉料加適量清水,拌成濕料喂。鴨日喂3~4次,喂料間隔時間盡可能相同,避免饑飽不均。
3.1 加強運動,促進鴨的骨骼和肌肉發育。防鴨過肥,每天定時趕鴨運動,每次運動5~10min,每天活動2~4次。如鴨舍附近有放牧場,可定時對鴨進行短距離放牧。
3.2 青年鴨膽小,蛋用品種鴨對環境變化尤其敏感。為防驚群,要利用喂料、喂水、換草等機會多與鴨接觸,以提高鴨的膽量。
3.3 舍內通宵點燈,弱光照明。青年鴨培育期不用強光照明,每天標準的光照時間為8~10h,光照時間開產以前不宜增加。
30m2的鴨舍可以設一盞15W的燈泡,遇停電時,應點煤油燈照明,不可延誤。長期處于弱光通宵照明的鴨群一遇黑暗環境常會嚴重驚群。
3.4 青年鴨的主要易感傳染病有鴨瘟和霍亂,這兩種疫病可用相應疫(菌)苗預防,免疫程序是:60~70日齡注射一次禽霍亂菌苗,100日齡前后再注射一次禽霍亂菌苗,70~80日齡注射一次鴨瘟弱毒疫苗,只養一年的蛋鴨注射一次即可,利用兩年以上的蛋鴨隔1年再注射1次。
兩種傳染病的預防注射都應在開產前完成。進入產蛋高峰后應避免接種,以免影響產蛋。
3.5 圈養鴨的生活環境較放牧鴨穩定,鴨場要根據鴨的生活習性制訂作息制度、操作規程。作息制度應保持穩定,不要經常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