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回放】 1月23日,“鄭州城管把梯子抽走,造成一廣告牌安裝工墜亡”。1月24日,云南魯甸縣民警在處置一起群體性事件時,遇到不法分子圍毆,轄區派出所所長現場下跪,被稱為“下跪執法”,引發廣泛關注。
【決策點睛】兩起廣受關注的極端事件盡管一硬一軟,但卻是一體兩面,反映了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基層執法公信力的缺乏。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塔西佗陷阱”。執法公信力的缺失并不是無來由的,首先是權責不清。執法權責不清會導致該管的沒管好,不該管的又亂管,這其中表現比較明顯的當屬城管。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其中指出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

2018年1月26日
近期,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密集調整省級公檢法“主帥”。截至1月25日,41位公檢法“主帥”履新。在41位公檢法新“主帥”中,25人畢業于政法學院或綜合性大學法律系,其中畢業于西南政法學院的10人,占比最大。同時,中央、國家機關“空降”的5人,省份之間交流任職的34人,本省交流任職的2人。這批60后法律人共同特點是年少學法、精通法律、聽黨指揮、不事張揚、求真務實。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律人異地交流任職、人代會前密集到位,則是本次省級公檢法主官調整的三大關鍵詞。

2018年1月25日
近期“雪鄉宰客”和“企業家質疑亞布力管委會”事件引發各界對東北營商環境的關注。而國家發改委則踩下了優化東北投資營商環境的油門。國家發改委相關領導表示,2018年將開啟開展東北區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支持東北地區繼續轉變政府職能,引入推廣“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同時,開展國有企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推進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范,引導和帶動區域改革發展。

2018年第5期
自2017年初,西安推進“行政效能革命”,提出政府部門應自覺為群眾和企業當好“店小二”。西安許多縣區創新機制,設立“特色服務”。新城區64個事項可“倒上門”;雁塔區、灞橋區設立幫辦、代辦;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秘書公司”“重大項目代辦小組”,為企業提供管家式上門服務;國際港務區在企業集中區域設立“企業驛站”,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業務……一年來,西安市政府下放393項行政事權,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向自貿區下放市級行政職權103項,向社會公布落實13675項“最多跑一次”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