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健/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推拿是中醫理論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輔助治療疾病的方法,同時也具有預防疾病發生和身體保健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轉變,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的人注重養生和日常保健,社會對于優秀推拿師的需求日益增長[1]。就目前形勢而言,如何培養更多優秀的推拿師滿足社會和人民需求,如何科學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經驗進行有效整合是推拿教學的重要問題,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本文著重就PBL教學模式在推拿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研究詳情見下文。
就總體現狀而言,我國推拿學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教學質量和效率均不高,學生綜合能力水平低,尤其臨床實踐動手能力,缺乏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推拿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不高、實踐條件缺乏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導致推拿學教學水平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造成現階段教學現狀及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包括教學模式和學科特點。推拿學本身便是一門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而且臨床實踐操作能力更為重要,只有通過豐富的臨床實踐和動手能力,學生才能更加深刻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到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但是目前多是采用傳統灌鴨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教學中心、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模式著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與推拿學教學最終目標背道而馳[2],導致教學質量和效率遲遲不能提高。除卻傳統灌鴨式教學模式本末倒置外,無聊枯燥的教學方法也極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推拿學內容博大精深,部分內容艱澀難懂,存在較大的教學難度,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在雙因素作用影響下,學生可能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自信心,最終半途而廢。
PBL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完整教學方法,是以提出問題為基本的教學方法,簡稱問題式教學方法。PBL教學模式以問題提出為開始,提出問題為結束,教師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引領學生積極自主思考,而學生則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理論知識,PBL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情境的模擬,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更多擔任引導者和指路者的角色[3]。
PBL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應用推廣價值高。首先PBL教學模式更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PBL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可以隨時根據學生對于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決定教學進度,有助于學生夯實基本功,而且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了解每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可針對性制定相關措施,不斷提高總體教學水平;其次PBL教學模式可采用方式多,注重教學情境的模擬,能夠為學生學習營造合適的學習氛圍,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利于學生之間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成果[4],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集中多數人的力量共同解決艱難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有利于激發學生推拿學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樹立學好用好的自信心;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PBL教學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提前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多項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總結歸納和邏輯思維能力。總而言之,將PBL教學模式應用于推拿學教學能夠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5]。
(1)一般資料。與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間選取推拿學生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學生在校表現均良好,就各項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無意義。
(2)教學方法。對照組仍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觀察組則采用PBL教學方法;首先將觀察組學生具體分為幾個小組,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病例,讓學生扮演病人和推拿師,提前查閱相關文獻和材料,了解疾病的臨床表現特點、檢查陽性反應及發病原因等,同時學生也要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初步了解疾病診斷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再來在課堂上實施小組合作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分析病情,然后進行組間交流,最終得到結論并進行課堂展示,而教師則需要提前準備好病例的影像學診斷資料,針對學生結論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進行講解,深化教學內容;再來當學生明確相關病情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行制定相關治療方案,并進行實踐操作,而學生和教師則需仔細觀察治療過程,指出治療過程中的不足,教師需親自進行操作示范,指出推拿中的關鍵關節[6];最終在教師的帶領下,由學生提出診斷治療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并討論,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評估。
(3)觀察項目和指標。針對每位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進行綜合評價,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說明水平越高;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個級別。
(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SP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1)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滿意程度的比較。結果詳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總滿意率的比較(n,%)
(2)兩組學生理論和操作能力的比較。結果詳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評分結果的比較(x±s)
上述對比實驗結果證實,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PBL教學模式更具應用推廣優勢,教學成果明顯提高;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學生對于PBL教學方法的心理接受度高,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觀察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PBL教學模式更利于學生推拿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總而言之,PBL教學模式在推拿學教學中效果顯著,可作為首選教學模式廣泛推行。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介紹了推拿學教學中現階段存在的問題、PBL教學的優勢等內容,通過對比實驗驗證了PBL教學模式在推拿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其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滿意程度和教學成果,對于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PBL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能夠促使學生不斷進行自主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在以往單一以授課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基礎上實現了巨大的突破;而且PBL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提供條件和情境,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通過對疾病更深層次知識的挖掘,有助于學生形成解決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在日后的臨床實踐工作中能夠更加靈活運用相關知識,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臨床服務。
[1]董有康,趙永康,王春林,等.PBL教學法在推拿治療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3):85~86.
[2]董有康,王春林.PBL結合LBL教學法在推拿學本科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105~106.
[3]何賢芬,張玲玲,黃錦軍,等.《小兒推拿學》CBL+PBL臨床教學效果觀 察[J].光 明 中 醫,2017,32(10):1519~1521.
[4]李丹丹,阮迪.PBL教學方法在推拿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飲食保健,2017,4(2):260~261.
[5]許迎生.采用PBL教學法進行針灸推拿學教學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5(11):162~163.
[6]蘭蕾,陳洪沛.PBL教學法在針灸推拿學專業“刺法灸法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科教導刊,2017(8):102~103,114.賽恩斯新醫藥學院,中醫學助理實驗員,研究方向:針灸推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