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征
摘 要:現階段,我國逐步邁入了社會轉型及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軍隊政治工作也面臨著新形勢。受制于政工干部的工作開展理念、個人工作素養等要素,現階段我國軍隊政治工作呈現出作戰功能弱化的特點,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軍事實力的提升,難以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軍事保障。本文從實際出發,探討了影響軍隊政治工作作戰功能弱化的具體要素,并就如何提升這一工作的開展價值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國現代化軍事建設事業的長效推進。
關鍵詞:新形勢;軍隊政治工作;作戰功能弱化;原因分析;策略探究
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軍事建設都是其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我國十分重視軍備建設工作及軍內政治工作,旨在發揮其凝聚軍心、鼓舞士氣的重要價值。但是,現階段普遍存在的作戰功能弱化問題,使得政治工作的作戰價值大打折扣,同時,也不利于我國軍事實力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探究現階段軍事政治工作的現存問題及改進策略,有著較高的現實價值與實踐意義。
一、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作戰功能弱化原因分析
(一)單純軍事觀點復興
在過去,“文”“武”割裂的單純軍事觀點十分盛行,一部分人認為軍事活動的訓練和演習,并不需要加入政治化的因素,只需完成好既定的軍事課目及演練項目即可。還有一些人認為,軍事政治工作見效慢、投入多,完全不必將其放在重要的地位[1]。更有甚者,認為政治工作會阻礙軍事發展,不利于軍事信息化的推進。上述觀點經實踐檢驗,都割裂了政治與軍事之間的關系,是對軍隊工作推進的片面解讀。現階段,這些觀點有所抬頭,在軍隊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使得軍隊政治工作的推進舉步維艱。
(二)軍事政治體系落后
現階段,我國在軍隊中設立了軍政雙首長制,旨在充分聯系軍事與政治這兩個要素,密切軍政關系,確定并保障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地位。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軍政分離的現實情況。具體來說,許多單位的政治、軍事工作呈現出割裂的狀態,無論是軍事干部還是政工人員,都對自己的工作劃分及權限確定有著較強的警惕心。一旦出現問題,首先考慮的是問題的權屬,即是屬于政治問題還是軍事問題。如此一來,各自為自己和對方劃分了明確的界限,既不允許他人參與自己的事務,同時也不輕易涉及他人的領域。看似分工明確、各得其所,但卻嚴重制約了信息的交流及各項事務的推進,使得作戰效率極其低下,大大弱化了軍隊的作戰能力。
(三)缺乏實戰檢驗意識
國家軍事實力的培養與提升,離不開必要的演習實踐。但是許多單位割裂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缺乏必要的實踐檢驗意識。特別是在前幾年的實踐中,許多單位嚴重缺乏實戰意識,演習活動的開展大多流于形式,以觀看為主,缺乏實質性的價值與意義。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加大了對這一工作的重視力度,所以,廣大官兵也日益重視實戰化訓練的開展,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訓風不實的問題。但就廣大政工干部的工作推進來看,依然普遍存在著缺乏實踐檢驗意識的問題,將其工作的重心局限于提升自我政績、促進自我發展,自我檢驗的情感價值十分濃厚[2]。如此一來,這些政工干部很難及時發現自己工作的問題所在,工作開展陷入自我滿足、自我封閉、自我循環的“死胡同”中,這也成為制約我國軍隊作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四)干部能力素質不高
任何一項工作的有序、高效推進,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而就軍隊中的政工人員來看,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與政治理論基礎,同時也必須具備必要的軍事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實際工作的開展,切實助力軍隊作戰能力的提升。反過來說,政工干部的工作多融合于軍事演習、演練中,如果其未能掌握較高的軍政素養,那么就很難融入軍隊的日常演習實踐過程中,成為軍隊建設的“局外人”。這樣既不能獲得廣大官兵的信任與支持,同時也很難實現對政治工作開展時機、開展方法、開展內容及進度的有效把控。但現實問題在于,許多政工干部在軍隊訓練中說不上話、插不上手,因而很難有針對性地開展政工工作。更重要的是,基于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發展背景,現代戰爭條件凸顯出信息化的顯著特征,如果政工人員未能全面、深入地研究現代戰爭政治工作的開展特點及具體規律,那么將很難適應實際政工工作開展的多樣化需求,難以發揮出自身的社會價值[3]。總而言之,要想切實提升我國軍事政治工作的開展有效性,充分彰顯政治工作的作戰功能,就不能忽視人才這一重要的要素。
二、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作戰功能弱化應對舉措
(一)適時轉變思想觀念
我們常說,思想是實踐的先導。這就意味著,要想解決現階段普遍存在的軍隊政治工作作戰功能弱化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從思想層面落實“與時俱進”的具體要求,摒棄一切不合理、不科學的指導理念。這一目的的實現,首先需要廣大政工人員積極轉變理念,要打破原有單純軍事觀點的桎梏,重新審視政治與軍事的關系。現階段,軍事斗爭與思想政治工作已經不再是完全割裂的兩個獨立主體,它們之間有著不容分割的緊密聯系。特別是伴隨著軍事斗爭的科技化、信息化發展,政治工作的軍事價值更是日益凸顯,成為國家軍事實力提升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相關主體必須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價值,正確看待其與軍事斗爭的關系,避免單純軍事觀點的抬頭。其次,無論是官兵,還是軍隊政工干部,都需要牢固樹立、全面強化且深入踐行實戰意識,并要具備較強的緊迫感。軍隊官兵應當在實踐中檢驗自我,為隨時帶兵打仗奠定良好的基礎[4]。廣大政工人員則應當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理論正確性,明確自身的工作開展方向,有針對性地調整工作內容、設置工作進度、創新工作方法,將與時俱進的要求落到實處。最后,所有人員都要認識到政治工作不是政工干部的獨角戲,而是所有人員都不容忽視或者丟棄的職責所在。我們應當積極面對現存的軍隊政治工作作戰功能弱化問題,從實際出發,不斷助力政治工作開展有效性的提升,為我國軍事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理論實踐有效結合
針對現階段普遍存在的軍隊缺乏先進的軍事政治體系,以及部分人員實踐意識不高等問題,要求廣大軍隊政工人員必須加大對理論體系的研究力度,熟練掌握政工實戰化的規律,進而在軍事實踐中應用并檢驗理論的正確性,為其工作的有效調整打下堅實基礎,最終實現政治工作作戰價值的有效提升。這一目的的實現,首先需要廣大軍隊政工人員加大對政治工作實戰化案例的研究力度,全面探索、深入思考古今中外的各種理論指導實踐的實戰化案例,并對其規律進行科學的整合與有效的應用,為其政治工作開展經驗的創新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5]。其次,廣大政工人員應當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的工作理念,要牢牢把握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發展趨勢,客觀分析世界戰爭形態的演變歷程及現實狀況,全面更新其內在的信息數據庫,為各項政治工作的推進,提供最先進、科學的資料。最后,理論的研究價值在于指導實踐更好地開展,所以,廣大政工人員絕不能割裂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應當在軍隊訓練和實戰過程中,全面檢驗自己的理論正確性,適時轉變自己的身份,從軍隊演練中的“旁觀者”轉化為“參與者”,進而更加科學地把握政治工作所蘊含的作戰規律及具體特點,為其工作的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三)全面提升軍政素質
上文中說到,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軍隊政工工作的開展也不例外。特別是基于現階段普遍存在的軍政隔閡固化的現實問題,廣大政工人員必須切實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業務能力及軍事素質,才能在軍中獲得更高的認同度與支持度。因此,一方面政工人員應當加大自我的學習與完善力度,積極探索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的融合要點,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及軍事素質,明確政工工作的開展要點,合理設置政工工作的推進進度、開展內容,以及具體的落實方式,實現這一工作開展價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軍隊也應當給予政工人員以充分發展的平臺,為其提供多樣化、層次化的培訓與實踐機會,例如2015年我國原總政治部明確提出的基層軍政主官換崗鍛煉制度,就是打破軍政藩籬,促進軍事政治體系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6]。相關主體應當積極迎接時代發展賦予其的機遇與挑戰,不斷提升自身的軍事素質及政治素養,助力軍隊政治工作作戰價值的最大化,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提供強有力的軍事保障。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及軍隊戰斗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同世界各國的政治交往及經濟貿易,是其得以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針對我國現階段軍隊政治工作開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單純軍事觀點復興、軍事政治體系落后、缺乏實戰檢驗意識、干部能力素質不高等問題,相關主體必須給予必要的重視,從適時轉變思想觀念、理論實踐有效結合,以及全面提升軍政素質等層面入手,不斷提升政治工作開展的科學性、合理性、實效性,助力我國軍隊政治工作作戰能力的不斷提升,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推進,提供強有力的軍事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岷.試析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設[J].華章,2011(34):30.
[2]周勝軍.推進軍隊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12(2):77-78,81.
[3]秦克麗.軍隊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1(3):35-37.
[4]王發岐.新中國成立60年軍隊政治工作的歷史回顧與展望――軍隊政治工作學專家侯敬智教授訪談錄[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4(5):119-125.
[5]張理海.改革開放30年軍隊政治工作學的建設發展[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4(6).18-24.
[6]陳新根,龔曉偉,佘穎穎.堅定理想信念是加強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舉措[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2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