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辰
摘 要:語言具有實踐性和工具性,因此,語感是運用語言的具體能力,語感同時也體現著人們對語言運用的熟練程度。但是語感的形成離不開反復的語言實踐,為了提高外語的綜合能力,以及外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就應該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練習。本文將以如何培養中學生的外語語感能力為出發點,分析影響提高中學生外語語感能力的各種因素,從而找出提升中學生語感能力的辦法。
關鍵詞:中學生;外語;語感;提升
語感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在對語言理解的基礎上,對語言直接感知的能力、對語言的領悟能力及對語言的運用能力。語感作為一種成熟的外語能力,它與外語學習的思維共同構成了對外語的應用能力,它是外語能力的最高表現形式。目前的中學外語課堂,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同時由于受到升學壓力及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大多數中學生的外語運用能力較差,非常不利于對語感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名中學生,筆者認為當前的中學外語課堂應該以提高和培養語感能力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外語教師不僅要進行必要的知識傳授,同時更要引導和教授中學生如何自己獨立學習語言,掌握學習語言的方法,獲得較高的語感水平。雖然朗誦背誦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口語語感水平,然而將這些能力轉化為自己真正能夠靈活實用的語言技巧,是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一、影響中學生外語語感能力的主要因素
第一,中學生已掌握的外語知識基礎。提高和培養外語語感的途徑有兩條,一是單純的語言實踐練習,二是自覺的實踐練習。當中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單純語言實踐練習后,語感可以達到某種程度,這種積累的程度有利于學生自覺進行語言實踐,促進語感的形成。語感并非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有目的的訓練可以獲得,而是在反復的練習及無意識的練習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因此,外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強調中學生對作品、對文章的直接感受,應該從具體的語言作品出發,直到讓中學生養成練習語言的習慣。同時,語感的形成還需要掌握基本的語法、詞匯及句式方面的知識,需要掌握不同的語言風格,尤其要學習語言的表達技巧,掌握語態的相關知識,這對語感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
第二,中學生已經形成的語境感。語境感不同于語感,語境感與語感產生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有內在的與外在的不同環境。語內的環境主要是指從文章本體出發從而產生的語感,而語外環境主要是指學生對與文章有關的各種背景文化的了解。語感的形成需要將語言運用在具體的環境中來表達,表達的內容、思想、方式都受到環境的制約與影響。因此,語感的培養要能夠讓人在表達語言的同時,結合內外部的環境,恰當地選擇用語和表達方式,這樣才能夠使語言接受者獲得更加準確的語言信息,準確的判斷,分析表達者的需求。
第三,中學生的生活經驗。語感與人們的生活經驗及認知能力有著密切的關聯,認知水平決定著人們的表達水平。隨著中學生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閱歷的不斷變化,語感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比如,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生活經驗及不同閱歷的人說出來,所表達的含義與指向有所不同。因此,豐富中學生的生活經驗,開拓中學生的知識與視野,可以促進和提高中學生的語感。
二、培養中學生外語語感能力的主要策略
首先,在外語學習中應該將聽力練習與口語練習相結合。外語學習中朗誦與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學習途徑,而通過大量和系統的閱讀與聽力的練習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同時對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幫助。為提高外語的語感能力,中學生應該高度重視背誦與朗讀,并且在朗讀之前應該反復聽錄音進行模仿,之后進行反復的模仿訓練,從而促進語感的形成。同時,對于聽力練習應該養成每天練習的習慣,堅持每天在錄音的基礎上進行模仿訓練,達到能夠朗讀和背誦的程度,并且能夠發音規范,掌握音調變化的規律,這樣不僅可以對文章中的各種詞匯與語法知識得到強化與鞏固,同時還能夠快速地形成語感。這就需要外語教師準備一些內容幽默、篇幅短小,并且讀起來容易上口的文章,同時準備好相關的錄音,讓我們認真地模仿練習,只有反復大量地模仿練習,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其次,需要外語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外語進行教學,從而創設相關的語感環境。由于受到語感環境與語感氛圍的影響,我國很多中學生的外語表達能力較弱,因此課堂中需要外語教師堅持用學生容易聽懂的語言組織進行教學,并輔助以相關的手勢、表情和動作來幫助學生理解。同時要求和鼓勵學生同樣用外語進行回答問題,并且模仿教師的表情、動作和手勢,大膽地進行交流互動,現學現用。外語教師要及時糾正與調整學生交流中出現的發音問題,不僅達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效果,還能讓學生熱愛語言表達,從而促進語感的形成。
最后,中學生需要自覺地補充外語閱讀的資料。大量的外語閱讀可以讓學生更容易進入外語的語感環境。雖然語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但同時也需要廣泛的閱讀來補充和增加學生對語感的感受能力。隨著各種信息化工具的運用,中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大量的外語閱讀資料,尤其是課外的拓展性閱讀資料。外語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將課內的語言實踐練習與課外的拓展性閱讀相結合,利用閑暇的時間,將廣播、報紙、雜志及各種媒體中所見所聽的有關外語的趣味新聞隨時記錄下來,并且進行相關的整理歸類,長此以往的積累學習,對語感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學云.語感的概念和語感形成的規律[J].外語教學,1992(02).
[2]朱明.外語學習者語感能力與聽寫能力的相關性研究[D].荊州:長江大學,2016.
[3]馬育苗.新課程背景下的語言訓練教學[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
[4]任群英.試論語感及其培養[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