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暉 臧光 儲寶 安徽師范大學
3D打印起源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又稱為增量制造。其生產理念與傳統制造業截然相反,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工業制造及醫療方面得到了較高認可度。
Prusa i3由RepRap改進而來。其采用笛卡爾坐標系,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缺點也很明顯:打印速度較慢、對Y軸電機要求高、精度不高(平臺的移動具有慣性)。綜合考慮,Prusa i3還是非常適合新手入門3D打印的。
早期,此類機器的控制方式為:按鍵控制配合液晶屏顯示,后改進為觸屏操作。然而其操作對于初學者來說還是不夠簡潔。
本文設計并介紹了一種基于52紅外遙控系統,對此問題有所改善。主要是利用紅外收發模塊實現對3D打印機的遠程無線調控。遙控端通過按鍵選擇需要下達的指令,再由芯片1編碼調制,通過紅外二極管將電信號轉化為不可見光信號發送出去。接收端通過紅外接收模塊接收光信號并轉化為電信號,解碼,再執行相應的命令。
即常見的龍門架結構的3D打印機,基于笛卡爾坐標系,擠出頭可以沿X、Z軸移動,平臺可以沿Y軸移動,從而實現在空間內打印。其開放式結構決定了它的耗材多為PLA線材,打印原理是基于熔融層積原理,將線材融化,層層累加形成立體模型。但是,開放式結構也決定了它打印精度等較低,受環境影響大,需要頻繁根據打印情況進行調節。

圖2-1 系統硬件結構原理圖
芯片1檢測到按鍵被按下后依據按鍵位置信息進行編碼,通過紅外發送模塊將數據以光的形式傳遞給芯片2,芯片2對數據進行解碼、處理,并將處理結果通過數碼管顯示出來。
此系統采用的是行列式鍵盤輸入,相較于普通獨立鍵盤,其占用的I/O口資源較少且編譯較容易。
工作原理:先令行置1列置0,按下按鍵那一行均為0,再令列置1行置0,按下按鍵那一列均為0,從而找到按鍵位置。從左往右,從下往上按鍵功能依次是:速度+、-,熱床溫度+、-,擠出機溫度+、-,待定。
將電信號轉化為光信號進行無線傳輸。Proteus中利用IRLINK仿真紅外收發模塊。
接收傳感器采用一體化紅外接收頭。集成了紅外接收、放大、濾波和比較器輸出等的模塊,避免了繁雜的外部電路,直接完成從紅外線接收到輸出與電信號。本系統所使用的紅外接收頭的型號是常用的HS0038,即其載波的頻率是用38KHZ(37.9KHZ)。
此模塊產生和接收的紅外光波長范圍是0.76~1.6μm,
利用移位寄存器與數碼管組成顯示模塊,節約I/O口的同時提升了單片機的驅動能力。其成本低、易編譯、資源占用少。

圖4-1 發送程序流程圖
系統檢測到按鍵按下后將對該信息進行編碼,并以脈沖的形式通過紅外光輸出。
這里采用的是基于NEC協議的編碼方式,傳輸數據由引導碼、地址碼、命令碼及其反碼組成。編碼采用PPM調制,即利用脈沖間隔區分0、1。若指令傳輸結束,按鍵仍未松開,不傳輸按鍵數據。
編碼需要先將脈沖調制到38kHz方波(由定時器產生),經三極管放大通過紅外二極管輸出。
接收程序分為兩個部分,主程序循環檢測標志位是否為1(即是否接收到數據),判斷收到數據后對內存進行對應調整并顯示,而后標志位清零,繼續等待數據。
中斷程序是接收數據的過程。為節省能量和運行內存,接收信號置于中斷中,進入中斷后,先驗證引導碼,在接收32位數據并解碼,驗證地址碼正確后標志位置1,告知單片機收到數據,等待處理。
處理程序:依據接收到的數據,作出對應的操作,主要程序如下。
void panduan()
{
if(X1==8 & X2 == 0)
{
switch(X4)
{
case 1: sudu += 1;a = sudu/10;b =sudu%10; break;
case 2: sudu -= 1;a = sudu/10;b =sudu%10; break;
case 3:rechuang += 1;c = rechuang/10;d =rechuang%10; break;
case 4: r e c h u a n g -= 1; c =rechuang/10;d = rechuang%10; break;
case 5: jichuji += 1;
e = jichuji/100;
f = jichuji/10-10*e;
g = jichuji%10;
傳統的財務會計是在分權架構之上,以會計憑證為基礎的工作,這樣傳統的工作方式,已經不能在當下大數據資料共享的前提下得到滿足要求的工作效率,這不利于企業的進化和行業規范和標準的推廣。計算機的發展,使得當下可以借助計算機的幫助實現大數據的集中管控,隨后將數據交由管理會計進行數據的深度的分析,完成從海量信息中挖掘出對企業有價值的信息的工作,有著這些信息,可以更好的幫助企業進行以后的一系列決策。
break;
case 6: jichuji -= 1;
e = jichuji/100;
f = jichuji/10-10*e;
g = jichuji%10;
default:
break;
}
}
}
經仿真驗證此系統具備調整芯片2內存的功能,故理論上可以使得3D打印的控制得到簡化,便于使用者更加直觀的對打印參數進行修改。不足:成本提高。
[1]紀宗南.紅外線遙控發射器的原理及應用[J].國外電子元器件,1999,10(3);32-3
[2]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