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近日,一名25歲小伙竟因一顆小小的智齒,導致臉上被捅“爛”了一個洞!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這名男子已因智齒發炎導致面瘺。智齒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那么該不該拔呢?
這些情況必須拔
小劉是一名上班族,兩年來反復出現右側牙齦腫痛,但都自行好轉,因此沒有在意。一個月前他右邊臉上突然長出一個大大的膿包,在診所打了一個星期的消炎針,但沒有效果。后來膿包破了,一直流膿,甚是難受。通過檢查發現,小劉口腔右下有一顆“潛伏”已久的智齒。醫生診斷其是由智齒反復感染引起的面瘺,首先將其智齒拔除,再將面瘺切除。一周后復診,小劉面瘺痊愈了,但卻留下了一道瘢痕。
沈陽愛齒口腔醫院院長戴秀麗表示,正常情況,牙齒要盡量保留,能不拔則不拔,但智齒的情況則不然,出現蛀牙、侵犯鄰牙、牙齒排列空間不足等情況,會引發周圍牙齦軟組織紅腫、炎癥、疼痛,導致冠周炎和嚴重的口腔頜面部感染,甚至有可能成為關節痛和不明原因神經痛的誘因,必須拔除。此外還有一種阻生齒,歪斜生長,有的牙齒完全在牙槽骨內橫著生長,這樣就更容易造成牙齒疼痛、牙齦發炎、牙齒不齊,這種阻生牙經過醫生檢查以后,醫生一般都會建議拔掉。
立事牙并非都是立事時長
“立事牙”,是智齒的俗稱,意為長大成人。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顆第三磨牙。戴秀麗介紹說,智齒如果全部生長出來一共4顆,上下顎各兩顆,一般是于16歲或之后才生長出來。相較于幼兒時期長出的乳齒與兒童時期更換的恒齒,智齒通常是在人類心智已經趨于成熟時才長出,因而得名。
“在智齒的生長方面,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有的人40、50歲才長,有的人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的。”戴秀麗說,四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由于不是每個人四個智齒都會長齊的,所以智齒的對面如果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生智齒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傷害到對面的牙齦以及咬合的對稱,這種情況醫生一般也是建議拔除。
拔掉智齒不會有壞影響
對于智齒該不該拔,可能很多人都很猶豫。一是擔心拔智齒疼痛難忍,一是怕拔掉影響口腔牙齒數“不健康”,戴秀麗對此表示,智齒拔除是個手術,手術前需拍攝牙片,供醫生決定拔牙方案,有炎癥時也不能手術。手術會打麻藥,只要到正規醫院治療,避免術后感染,術后疼痛是可忍受可掌控的,不必過分緊張。
其次,拔除智齒不會有壞的影響,因為智齒絕大多數萌出的位置不正常,多數不具有正常的咬合關系,因此已基本喪失咀嚼功能。而且智齒位于牙列最后端,容易滯留食物殘渣,又不易清潔,并與其相鄰的磨牙之間易發生食物嵌塞,易滋生細菌,很容易造成牙冠周圍的軟組織發炎,即智齒冠周炎,可引起疼痛、局部腫脹、張口受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