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婉婷
摘 要:19世紀時,雖然美國人對遷移西部已經早已習慣,但卻沒有重視這種現象對文學作品創作的意義。庫珀作為美國文學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之一,他預見到了美國邊疆生活對文學創作的重要性,并將之用到系列小說的創作中。也正是庫珀在系列小說中塑造的納蒂·邦波形象,讓美國文學真正走向了本土化道路。庫珀對美國西部小說的影響之大也是不容置疑的,他創作的西部邊疆系列小說影響著世世代代的美國文學家。
關鍵詞:庫帕 邊疆小說 美國西部文學 《拓荒者》
一、邊疆小說
美國西部小說有著久遠的發展歷程,但其發展卻較為緩慢。18世紀后期,由于當時美國開發程度的差異大部分居民集中于大西洋沿岸的十多個州。這也讓美國居民對于西部的了解少之又少,認為西部邊疆地區都是深山老林,大量兇猛異常的野獸生活其中,自然條件艱苦,就是一個不毛之地,也只有生活沒有出路的人才會去西部邊疆去謀生。
隨后,美國居民對西部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1784年,美國著名小說家約翰·菲爾森以小說的形式記錄了他的傳奇魅力,寫出了改變美國對西部認識的小說《肯塔基的發現、定居和現狀》。在此書中,美國居民首次了解了第一批移民西部的人——丹尼爾·布恩。它是美國著名的“西部人”。書中提到,1769年,他與幾個伙伴在山中打獵,一路穿過坎不蘭山口向西,并且在越過一座大山后,發現了并非荒蕪之地的富庶土地,該土地便是當時并不被人們所認識的肯塔基。四年后,他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第一批移居者。這批移居者將叢林當作家,并且不斷地尋找適合居住的土地進行移居,最終這批人來到了密蘇里。布恩直到八十歲時還深入山林打獵。這也讓布恩成為美國西部開拓中的英雄,也成為美國西部小說中“西部人”的典型。他不但果斷與剛毅,并且以不折不撓的精神成為美國“西部精神”的代表。
二、庫珀與邊疆小說
結合已有的素材,運用小說家自身對浪漫主義的想象,從而抓住美國民眾的心理,塑造一個西部英雄人物形象,這個作者便是美國著名的民主文學創作者詹姆斯·費尼莫爾·庫珀。在19世紀,美國人早已對西部轉移現象見怪不怪,而作家庫珀率先認識到了此類現象對文學創作的重要意義。他的思維超越了那個時代的任何人,認識到美國邊疆生活對于文學創作的意義,并且將其中的元素加以利用。因此,他結合當時美國西部的相關元素創造了西部系列小說。如以外號“皮襪子”納蒂·邦波為核心的系列小說《拓荒者》《最后一個莫希干人》《大草原》《探路者》《殺鹿者》,該系列小說的主角納蒂·邦波在叢林中以狩獵為生,并且同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并且多次拯救了法官的女兒,但法官卻希望利用他的“文明”而保護納蒂·邦波。但主角卻非常討厭所謂的“文明”,并且在這種文明的壓力下毅然走向了還沒有開發的西部,在他熱愛的叢林中生活。庫珀通過這一系列小說生動地反映了美國當時西部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戰爭與變化。有英國與法國侵略主義之間的戰爭,也有居民之間的艱苦斗爭:部分處于統治階級的白人開始對印第安人進行慘無人道的欺壓與暴行。對于藝術的處理角度來說,該小說不但充滿驚險,也融入了典型的傳奇愛情,這也為美國西部小說奠定了基礎。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庫珀小說里的納蒂·邦波是美國人們向往的、崇拜的西部英雄。無論是他的力量還是氣質,或者是他那種崇尚自由的精神,都成為美國西部精神的表現。正是基于庫珀的西部小說,今后的西部小說都離不開庫珀作品中的要素。這就是為什么美國的評論家將庫珀稱為美國的“西部小說之父”。
庫珀在“皮襪子”系列小說完成之后,為該系列小說撰寫了總序,該系列小說從第一部到最后一部問世,時間長達十九年,其周期如此之長的原因在于作者在創作之初的構思與后續的協作條理之間缺少關聯性。另外,該系列小說的循序同創作時間與事件之間呈顛倒現象。從首部小說《拓荒者》來看,主角納蒂·邦波已經處于老年狀態,并且被侵略者的斧頭聲以及炊煙趕出木屋,挎上了他的獵槍而走向西部。在第二部小說《最后一個莫西干人》中,庫珀卻將主角設定在三十歲時的生活之中,主角納蒂·邦波也正處于青年的血氣方剛階段。當第三部《大草原》時,納蒂·邦波已然是風燭殘年,庫珀原本是將《大草原》作為最終篇。但是由于當時美國群眾對該系列小說的強大熱情,讓作者于1840年創作了系列小說的第四部《探路者》,這時主角正處于年輕力壯時期,并且在小說中更加注重描繪主角的感情生活,雖然主角在文中與婚姻無緣。直到1841年,庫珀完成了系列小說最后一部《殺鹿者》,該部小說描繪的是主人公的成長,他在叢林生活中逐漸成長起來,也成熟很多。所以,從系列小說對于情節的描繪來看,小說的先后順序應當是《殺鹿者》《最后一個莫西干人》《探路者》《拓荒者》《大草原》。但無論何種順序,主角那種對生活的頑強與堅定都體現在整個系列小說之中,無論是在年輕時期,還是風燭殘年,主角都熱愛冒險,都將冒險精神貫徹始終。同樣主角也是一個熱愛叢林生活的人,討厭被世俗所束縛,反對他人破壞已經開拓的生存空間。主角的道德與其領悟一樣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具備著遠超當時人們的機智與鎮定,無論做任何事,都將他認為的道德準則作為底線,并毫不動搖地堅持自身的獨立與公平意識,無論是對待同伴還是敵人,不但禮貌,也非常有氣節。庫珀將主角塑造成完美的人物形象,他熱愛自然,熱愛狩獵,將納蒂·邦波與殖民者以及破壞自然的開發者進行了強烈的對比,體現出了主角的特點。雖然主角納蒂·邦波并沒有接受到文化教育,卻體現出人們對自然開發的最高文明。這種描寫方式,代表了庫珀對舊時代的懷念與美化,但從中也看到了對當時資本主義開發的一種批評。
三、庫帕的邊疆小說在美國西部文學中的作用
庫珀作為美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學家,其對美國文學的影響是不可取代的,并且對世界文學的發展也有著很大影響。從美國文學的歷史進程來看,庫珀對美國文學的影響甚至不低于同時代的浪漫主義文學家華盛頓·歐文。雖然歐文創作的《見聞札記》在很大程度上讓人耳目一新,但其內容更多描繪的是歐文在英國期間的見聞,文學氣息也更加傾向于歐洲的大陸風。庫珀才是真正的美國文學家,也正是基于他塑造的“皮襪子”角色,通過這個角色表達了當時美國西部邊疆小說開發的浪漫精神,真正地促進了美國文學的“本土化”。
從庫珀的邊疆小說創作來看,可以肯定的是庫珀為美國西部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全新領域,并且將小說這種藝術形式拉高到了一個新層次。庫珀的作品不但結構復雜,并且情節波蕩起伏、逐漸深入,讓讀者置身于閱讀之中。庫珀在細節方面的描繪,尤其是針對西部自然環境的描繪是非常優秀的。在庫珀的筆下,印第安人在叢林與草原的出沒與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融入了庫珀對美國的熱愛。另外,庫珀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是跟著情節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環境隨著人物心情的改變而改變。在《最后的莫西干人》中,欽格什固克一直是主角的伙伴之一,庫珀也是美國文學歷史上首位將印第安人作為正面角色進行描寫的作家。雖然原始叢林對于那些殖民者來說是非常恐怖的,但在以叢林為家的主角眼里,原始森林中的每一個小徑都是印第安人的行蹤,主角能在安靜的叢林中分辨出印第安人的聲音,并且通過呻吟判斷出他們所處的位置。主角的精明與印第安人的機智正是在這般描繪下表現出來。
大多數文學家,無論是國家的差異還是創作風格的差異,美國文學家馬爾維爾、法國文學家巴爾扎克以及俄國文學家高爾基都對庫珀的文學給予非常高的贊揚。歸根結底,庫珀作為美國本土文學的創作者,他對于美國文學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庫珀利用長篇小說的方式,為美國文學的發展開創出全新領域。在庫珀之前,在美國還沒有出現作家充分發揮出長篇小說創作的優勢,庫珀將長篇小說這一文學形式提升到了文壇的首位,更是無法取代的。系列小說的出現,給長時間受歐洲文學影響的美國文學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動機,為美國文學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在庫珀的作品中,呈現出了當時美國西部邊疆優美的環境,展現出了西部移民忙碌卻不失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文學家的創作靈感與創作熱情,尤為重要的是,庫珀喚醒了美國人民對自己土地的關注。
其次,庫珀構建了典型的浪漫主義色彩。例如,庫珀在系列小說的任務塑造方面,突破了原有的主人公框架設置,添加了更加容易被人們理解的成分。在作品的表現手段上,第一次運用了追殺情節,這對于小說的懸疑性、驚險性以及可讀性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庫珀也在戰斗場景中融入了一些抒情寫意,在緊張之余讓人們感受到美國西部壯麗的景色。
再次,庫珀將時代特征與作品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庫珀的系列小說中,對美國當時西部邊疆地區的戰爭與變化進行了再現。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但體驗了驚險的情節,同時也體驗到了殖民主義者對殖民地的貪婪,所謂的“文明者”不過是披著人皮的吸血鬼,竟然通過懸賞的方式絞殺印第安人,并且鼓勵那些所謂對白人“文明者”進行屠殺。
最后,庫珀利用無與倫比的講故事的天賦展現了美國文學的不朽。大量事實表明,雖然后來大量文學家開始進行西部小說的創造,但或多或少在作品中都能看到庫珀作品中納蒂·邦波的影子。或許主角納蒂·邦波隨著時間的增長會衰老、會死去,他的鹿皮裝也將會被牛仔取而代之,但納蒂·邦波作為一位美國劃時代的英雄而被人們留在心間。不但如此,納蒂·邦波的自由與奮斗精神,也成為了現如今美國的精神根本。
參考文獻:
[1] Taylor,J.G.et al. (eds.). A Literary History ofthe American West[M]. Fort Worth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1987.
[2] 陳永.文本的政治參與——從現代政治文化視角解讀《最后一個莫希干人》[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3(4).
[3] 伍厚愷.試論“‘皮襪子故事”的主題和人物[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3).
[4] 王譽公,王冰.美國的長篇小說之父——詹姆斯·弗尼莫爾·庫珀[J].山東外語教學,1992(Z1).
[5] 杜寧,吳金蓮.淺談《最后的莫希干人》折射出的印第安文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
[6] 王巧俐.庫珀及美國西部小說模式的創立[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