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文字是約定俗成的符號,也是設計師手中傳遞信息的載體和視覺因子,文字設計是現代平面設計的重要元素,以“文字的設計”為主要構思與創作的方式,已是現代平面設計發展的趨勢。本文主要從文字設計概述、現代平面設計的歷史與現狀、文字設計的應用這三個方面,探究文字設計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文字設計 現代平面設計 應用
文字是最早的視覺傳達符號,易閱讀,傳遞信息較直接、確定。文字,可以定性、定位、定量、定時,它自身帶有地域、歷史及文化含義,能夠表示特定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背景。它又兼備濃郁的宗教、政治、種族以及交流和融合等特質,優秀的文字既擁有完整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又能折射出文字內在的語義信息。
自人類在龜甲、陶器等物體上刻下字符起,人類便開始了對“文字設計”的探索。現代社會,對“文字”的設計應用已成為一種追求和時尚,文字設計是現代平面設計的構成元素和設計源泉,以“文字”為主的設計構思和設計手法,是視覺領域里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
一、文字設計概述
文字是由記事圖畫發展而成,遠古時期,人類為了便于溝通交流,用簡單的繪畫表達情感、交流信息,這便是文字的雛形,文字在經過歷史的變換和改良設計后,最終形成漢字和拉丁文字兩大文字體系,即表音體系和表意體系。表音體系,一個詞只用一個符號,以形態符號來表現意義,如中國的漢字;表音體系,可以把詞中連續的聲音寫出來,如拉丁文字。杉浦康平先生對文字有種形象的解說:“象形文字是直立的大廈字,將幾層意思結構性地重疊在一起,而表音文字則是水平連接在一起的火車文字。”漢字和拉丁文字在構造關系上存在很大差異,自然會形成風格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字。可以說,文字發展的過程就是文字設計的過程。
文字設計,即是按照視覺設計的一般規律對單個文字或組合文字加以精心編排。從廣義的內涵功能來說,是設計者通過自我對文字的筆畫和結構的變化組合,能被公眾所接收的宣傳方式。文字設計的主要對象是漢字和拉丁文字。
漢字分為兩個階段:古文字和今文字。甲骨文、大纂和小纂隸屬古文字。隸書和楷書以及經過簡化的現代漢字隸屬今文字。印刷術的發明,推動了文字設計的發展,也創造出了風格不同的文字,如宋體、黑體、圓體、綜藝體等各種形態的漢字字體,以及眾多設計師熱衷開發的新型美觀的漢字字體,其中“北大方正”最為突出,他們以無比的熱情和努力,探索著漢字字體的造型和視覺表現。另外,具有現代風格的自由手寫體也很受歡迎。書法中講究“書如其人”,書寫的字體凸顯了一個人的性格和情趣。同樣,在平面設計中,常常使用大量的文字,如標題、文案等,運用這些風格迥異的漢字,來表達不同的情緒和主題。
拉丁文字從古羅馬帝國的字母設計變革到活字印刷的發明,經過了幾千年的錘煉和演變,現已形成豐富、完善的文字藝術資源,字體多達數千種。拉丁字母形態單純、簡練,設計師比較注重字體設計的細節處理,強調筆形結構和書寫規律,通過筆畫結構、字形特點、間距大小等設計變化,重建其節奏和韻律,形成風格迥異、儀態萬千的形態和個性。拉丁文字的印刷體種類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古羅馬體與現代羅馬體、哥特體和埃及體、無飾線體、斜體與草書體。在西方現代平面設計中,手寫體的形態和結構設計,具有質樸、自然、隨意的視覺效果,注重現代和時尚、自由和個性的融合,這種情感化、個性化的手寫體的設計與應用,已是現代平面設計的設計創意與發展趨勢。
二、現代平面設計的歷史與現狀
現代設計起源于西方國家,它伴隨著現代主義運動而誕生,因人們對二戰后的文化重建需求而興起、發展。因改革開放的貫徹、深入及現代設計理論的傳入,從20世紀八十年代起,現代設計才真正在我國設計領域生根、發芽、成長。
現代平面設計是現代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二維空間中的所有的設計活動和內容。即便平面設計表現的是立體空間感,也并非是真實的三維空間,僅是運用圖形對人的視覺引導作用形成的幻覺空間。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對文字、圖形、色彩等元素的編排設計,將信息傳達給受眾,以此來宣傳設想和計劃,為達到某種利益而服務。
平面設計伴隨著人類設計活動的出現而產生,比如,原始社會的巖畫、圖騰及生活器具上的圖形,都屬于平面設計的范疇。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為平面設計的迅速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技術支持。紙質媒介易于保存和流通,擴大了作品的傳播范圍。工業革命中機械的出現,及多種意識形態和文化的并存,擴充了現代平面設計的理論內容。當下,報紙、電視、互聯網發展并蓄,早已顛覆了傳統平面設計制作和交流的模式,尤其計算機軟硬件的開發及網絡技術的更新發展,使得現代平面設計可參考的資料庫和信息量更充足,設計制作更便捷。
在后現代平面設計中,“解構”成為一種常用的創新思維方式,突破了固定的表現形式,作品呈現靈活多變的特點。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及信息的全球化,要求現代平面設計越來越大眾化和全球化,不再單單是專業人群的活動,設計作品也要兼顧各國民眾的審美和品位。
最近幾十年來,在現代平面設計領域,“文字設計”已經超越了它在設計中的固有意義和范疇,成為設計者高度重視的設計形態,對文字所帶來的視覺張力最大值的追求,已成為一種設計手段與趨勢,文字早已是設計師手中傳遞信息的載體,表現視覺的佐料,正如韓國的安尚秀所說“文字設計是平面設計的脊梁”。
文字設計是對文字的設計,而不是對文字內容的撰寫,文字本身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和美感,從文字的形態設計到版式編排設計,文字就是設計中最重要的環節。
平面設計的分類多、使用范圍廣,如字體設計、海報設計、形象設計、包裝設計等,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作為平面設計中一個重要設計元素,越來越受到設計者的重視,如何選擇字體,處理文字與圖形,文字與圖形的空間關系,字體編排如何才能合理、美觀,這些都是設計師在做每一件平面作品時重點關注和要解決的問題。
三、文字設計的應用
1.字體的擇取
字體是文字的書寫方式,而字體設計是運用美學的規律,配合文字本身的含義和所要傳達的目的,對文字的大小、筆畫結構、排列乃至賦色等方面加以研究和設計,使其具有恰當傳達內容的造型,能有效傳達文字深層意味和內涵。
字體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不再是簡單的文案和標題,要根據所表達的內容,選擇相對應字體,且字體的種類、大小、繁簡均要服從設計主題的需求。選擇字體時,首先,要“搜索”那些富有表現力的字體,比如,一張普通平面傳單,它完全可以通過感覺而非語言,給人以視覺沖擊;其次,要注意不同字體之間的和諧,要找出不同字體間的內在聯系,把不同的或對立因素,予以和諧編排,使之具有組合的連續性和相關性,在保持其個性的同時,體現整體感覺;再次,當字庫印刷字體不能達到設計需求時,就要根據設計主題來設計文字新形態。漢字和拉丁字母本身就是圖形,一個字或一個詞,都是設計的焦點。每個漢字都像一個小小的建筑物,對稱、平衡和諧,與排成一排的拉丁字母的視覺效果完全不同。設計漢字時,應依據主題文字的內涵,改變漢字的結構、筆畫,運用文字形態表現的手法,將文字外形和內涵意蘊合為一體,營造出新視覺的字體。拉丁字母的結構主要由橫線、豎線和弧線構成,通過改變筆畫粗細、方向走勢、松緊關系和弧度大小,促成文字的整體改變,利用變換文字的形態結構和對筆畫粗細分割、對比,產生空間變化,形成變化多端的視覺效果。
2.文字與圖形
在傳統平面設計中,不管文字以哪種傳播形式出現,字體總是與圖形同時存在于畫面之中,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一般要做到:首先,文字和圖形要服從作品的主題內容,每幅作品都有一個基調,文字和圖形的選擇、組合、編排要與作品的風格和情調相吻合。其次,正負形的空間關系要恰當。正形,指一幅畫中圖形或字體本身所占的那部分空間;負形,指除去圖形和文字所占的空間之外的那部分空間。再者,文字是對圖形的補充說明,文字與圖形的關系要協調,兩者結合得巧妙,能更好地表達和闡述主題。
在現代平面設計作品中,以文字本身作為設計元素或符號,已展現出設計的發展趨勢,崇尚追求開放性的視覺感染力。對漢字的裝飾性處理或圖形化手法,如日本白木彰教授的設計作品,給我們以極大的設計啟迪。對拉丁文字的版式結構的借鑒,使得作品即刻變得現代、時尚、生動,這些都給漢字藝術設計提供了借鑒。
另外,平面設計中的文字設計,借鑒了許多現代藝術和現代字體設計、處理的手法,設計字體的圖形和文字的圖式化,激發了藝術家的靈感,不少獨幅文字藝術設計,以自身的語言特性和藝術性,甚至超躍了書法的意趣,成為在設計家中流傳的“猜字游戲”。
將文字編排成“圖形”是一種新穎的文字編排方式,它將“圖形”的屬性巧妙地融入文字中,文字是構成“圖形”的元素,“圖形”通過文字編排創造出來,兩者交相呼應,相輔相成地傳達同一信息。如美國肖恩·威廉姆斯設計的作品《歌手》系列,設計師將歌手的歌名,編排構成歌手的個性頭像,在傳達信息的同時,也塑造了歌手的藝術形象。
3.文字與空間
中國畫構圖中講究的“密不透風疏可跑馬”,這條準則在字體編排中同樣適用。字體之間的疏與密、集與散的排列組合要抓住視覺中心,同時與畫面中的其他元素要保持距離,有一定的疏密變化,才能滿足人們視覺上的要求,做到主次分明和條理清晰。字體的對比組合,如字體在風格、大小、筆畫粗細上的對比,都能讓人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字體組合的版面空間關系對比,字的筆畫越粗,字中間的空間面積就越小,整體感覺黑而密。相反,筆畫細,字中間的空間面積就越大,整體感覺淡而疏;在文字的組合設計上,經常會遇到對字體負空間的運用。這個負空間特指字體本身所運用的畫面之外的空白。設計時要懂得增加或刪減文字,恰當利用文字正負形的空間面積,改變字體的形狀,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文字編排
在平面設計中,文字編排就是一種藝術創作,它能藝術地將平面中的文字要素,加以重新組合匹配,在結構和色彩上,能整合安排的一種視覺傳達方式。
文字編排的好壞,往往直接影響版面的視覺效果。流暢、優雅、細致的文字設計和編排,猶如一篇浪漫的詩篇,讓人感到清新、律動的美感;沉穩、整齊、端正的文字設計和編排,好像一首渾厚的歌曲,能引起人寬廣、大氣的共鳴。
在文字編排布局時,要注意字體的結構,字與字之間的關系,字體本身的空間關系,且要靈活把握、運用,同時還要順應觀者的心理感受和閱讀習慣。
文字是人類記錄語言的符號,也是人與人之間傳達信息、溝通情感、交流思想的核心媒介,它的產生和發展極大地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
文字設計是視覺傳達表現的關鍵對象,文字設計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設計者的重視,恰到好處的文字設計不僅可以讓受眾輕松閱讀,還可體驗到相應的藝術氣息,最終準確表達設計主題。
參考文獻:
[1] 杉浦康平.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2] 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 吳聰等.文字設計[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
[4] 崔生國,文字意態[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4.
[5] 曹方.活字·文字的世界——世界的文字[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
[6] 曹方.文字藝術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