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娜 甄惠
摘要: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等國家部門為了更好地增強大學生的體質,促進其全面發展,指出大學生應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針對此提出了“三走”活動。山東科技大學經管系團總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為目標,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三走”活動,并注重將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傳統文化相結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三走;有效實施;長效機制
一、三走活動的提出背景
“三走”指的是“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三走”活動的提出和新媒體及網絡的不斷更新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當今社會網絡已經非常普及,WIFI遍地,電腦、智能手機的擁有量及軟件應用的不斷更新發展使得大學生的注意力較多的被吸引在了網絡和手機上。導致了游戲迷、微博控越來越多,從而引發了學習、生活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把喜歡宅在宿舍、沉溺網絡的大學生吸引參加體育鍛煉和集體活動,成為了整個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國家相關部門發出了聯合通知,要求高校積極開展“三走”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和校園活動。
“三走”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利于改善當今青年大學生的體質現狀,而且對提升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磨練意志、健康成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衍生出的社會價值,將健康的身體和理想信念相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到體育鍛煉活動中來。為此經管系團總支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和學校的號召,在全系青年學生中開展了以“激揚青春活力,傲展鵬程風采”為主題的““三走””活動。通過活動旨在引導青年學生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有意義的體育鍛煉中來,切實發揮“三走”活動的重要作用,達到真正的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二、“三走”活動的有效實施
“三走”活動在我系已經開展了兩個學期,總體運行平穩,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的工作預期。
1.平臺搭建,做好宣傳工作。
在““三走””活動實施之前經管系團總支首先通過認真細致的調查和研究,經過多次的討論修改形成了完善的活動方案。為了使活動真正達到全員參與的效果,在活動前期我們進行了廣泛的宣傳,通過主題班會、校園廣播、校園海報等傳統渠道和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體充分吸引了學生的關注,我們還推出了“三走”活動形象大使,真正使活動做到了人盡皆知。
2.活動形式多樣化,與傳統文化和校園文化相結合,形成了思政教育的新陣地。
經管系團總支以學生的興趣與需求作為出發點設計活動項目,使學生樂于參加并愿意長期堅持參加。圍繞清晨、下午、晚間、周末等課余時間,分別設計了活力清晨,夢想起航;快樂四點半;星光夜跑;運動周末等四大運動板塊。
我們系設計活動項目的初衷,除了考慮青年學生的興趣與需求外,還注重激發青年學生參與素質拓展活動的潛力,營造溫暖、歡樂、積極向上的帶有時代正能量的校園氛圍,培養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時經管系將“三走”活動與傳承傳統文化和進行思政教育相結合,將活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在促進大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強健體魄的同時,將政策、精神與傳統文化穿插其中,使“三走”活動場地成為了思政教育、政策宣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精神文明的新陣地。真正做到了多方面全方位育人的效果,這也使得“三走”活動成為了經管系的一個品牌項目,得到了學校有關部門和領導的一致認可,并鼓勵繼續堅持和發揚下去。
三、建立健全“三走”活動長效機制探索
“三走”活動要想開展并不難,難的是怎樣讓其長久開展下去并達到較好的效果,為此系里探索建立健全“三走”活動的長效開展機制:
1.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為了使三走活動長期有效開展下去,院系首先應加強對活動的組織和領導,專門組建負責部門,責任落實到人建立負責人負總責,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同時,團總支應該將“三走”活動作為系里一項固定工作穩定下來,每年納入系工作計劃,以系里各級學生組織為依托,每年在固定的時間開展,使“三走”活動真正做到不落幕、不止步。
2.建立和健全學生參與機制。
學生是“三走”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三走活動能夠長久開展下去的基礎。要使活動能夠更有效更長久的開展下去,就必須不斷創新互動形式與學生的需求進行對接。給予青年學生話語權與選擇權,真正實現活動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參加活動的主動性。
3.完善配套保障機制。
“三走”活動的正常開展,其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強有力的物質保障以及完善的配套保障機制。結合學校的情況,除了每年必要的經費支持外,體育設施及體育器材的配備,安全措施完善的活動場地也是必不可少的。針對這些情況,系里可以根據根據自身情況,設立專項基金,實行專款專用,為開展“三走”群眾體育運動提供經費保障機制。此外,健全的制度保障也是保障機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完善的保障制度才能使活動更好更長久的開展下去。
“三走”活動是一項需要不斷創新與堅持的工作,要想使活動做到不落幕、不止步,就需要構建一套活動長效開展機制,多部門共同努力,以學生組織作為依托,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儲備青春能量。
參考文獻:
[1]高凱.普通高校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5,23(1):80-82.
[2]吳亮.江蘇地區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D].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2007.
[3]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5.
作者簡介:譚娜(1981-),女,山東濰坊人,漢族,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系,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
通訊作者:甄惠(1980-),男,河北曲陽人,漢族,山東科技大學文法系形勢與政策課教研室主任,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傳統文化、思政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為山東科技大學2017-2018學年特色學生活動項目“激揚青春活力,傲展鵬程風采——大學生‘三走活動項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