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萬龍
摘要:水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是為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數據支持的。一旦水環境監測的結果不準確,將會帶來很多問題,嚴重時將會危及到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嚴格對水環境監測工作中的質量問題進行控制,并采取各種保障措施,以保證水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質量;保障措施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水資源的利用程度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水資源的壓力卻越來越大,增加了水環境的負荷,水環境的監測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水資源短缺狀況也
越來越明顯。因此,對于水環境的監測以及對于水質量的控制在水環境的保護過程中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水環境監測的數據能夠充分的反映出水環境的質量狀況, 必須采取多種措施,以保證水環境的質量。
一、水環境監測工作及其質量控制重要性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水資源污染比較嚴重,雖然最近幾年,我國在水環境保護方面有所成效,但是根據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水資源保護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水環境保護體系仍然需要他和完善,所以應該針對我國水環境污染現狀進行治理。水環境監測指的就是按照水(地下水、地表水以及降水)的循環規律,對水質水量以及水體當中會對水環境產生影響的人為因素進行實時監測,從而為國家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以及水資源保護提供有力的資料支持,同時,這也是進行水環境評價以及防治的基礎,屬于環境監測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進行環境保護以及頒布決策的必要手段。監測水質可以幫助我們對日常飲用水水質進行評價,達到對海洋水質以及江河狀況進行評價的目的,而且對于水資源質量進行評判是非常有利的,與當前我國進行水環境保護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對水環境監測工作進行質量控制,就是為了確保水環境監測中所有數據的科學準確性。為了確保監測數據可以直接準確的反映水環境質量狀況,對水污染的發展趨勢進行準確預測,因此需要對監測技術進行規范化、設備現代化以及資料數據系統化的目標,使得監測系統可以緊密配合、靈活運轉、實時反應,使得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精確性以及完整性,保障水環境監測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二、水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措施
(一)預先控制
預先控制是水環境監測工作開始前的質量控制,為保證預先控制工作的順利實施,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質量控制管理體系,完善組織領導機構,明確監測機構和人員職責,責任到人,使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建立全員質量管理體制。(2)提升監測人員素質,不斷提升其水環境監測專業知識理論水平,促使其全面掌握有關環境監測管理的法規、標準和規定,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和質量控制程序,上崗前加強對監測人員職業道德、理論和實驗操作崗位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證,才能上崗,對于已上崗人員定期組織考核。(3)確保監測分析儀器、設備運行正常,可建立技術檔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校準檢定,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定期做好維護保養工作,以滿足監測的精度要求。(4)加強實驗室的內部管理,注重環境的衛生和清潔,保證實驗室的設施、測試場所及能源、采光、保溫、通風等實驗室操作環境符合監測工作的實際要求,從而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5)科學選擇水監測方法,一般使用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和程序實施,對于一些規定不夠具體的方法和程序,應科學編制作業指導書,以此為指導,促進監測全過程的規范化操作。并及時更新國家標準、組織方法,不斷提高監測質量和水平。(6)保證實驗用水、試劑的純度及效能,應有專人負責保管,及時做好出入庫登記,加強管理。
(二)過程控制
水環境監測過程主要包含了現場水采樣監測和實驗室操作環境監測,其控制內容也是現場水采樣監測控制和實驗室操作環境監測控制,具體控制措施如下:
1.水環境現場水采樣監測控制,首先采取現場部分水樣進行現場測定,并過濾出需要進行實驗室測定的水樣。其次將過濾出的水樣進行實驗室監測和分析,水樣的水質量和數量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及水環境污染程度,以此測定水環境污染情況。最后水樣存放過程中應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進行存放,保證水樣的真實性和穩定性,并且在運輸過程中要隨時清點和記錄水樣數量和質量的變化情況,此外在運輸過程中還要貴水樣進行冷藏和保溫。
2.實驗室操作監測控制,為保證水環境監測順利進行,應加強對實驗室操作環境監測的控制力度,根據水環境實際監測需要對實驗室監測設備進行分析、檢查、矯正和維修等工作,并在質量控制計劃的基礎上,做好實驗室內質量控制工作,以此控制實驗室操作質量。實驗室監測質量控制中實驗用水、化學試劑、實驗設備、校準指示圖、平行樣品、回收實驗、質量控制圖、分析方法、濃度檢驗干擾因素實驗等監測工作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水環境實際情況進行實施,如果實施中發現不符合標準和要求的,應及時查明原因并找出解決措施,保證實驗室監測質量控制的及時性、有效性和準確性。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對監測過程中存在的錯誤予以及時的發現和修正,完善質量控制體系。數據記錄的控制、內部監測、質控評估是其實施途徑。工作中監測數據要真實、完整、可靠,而且經得起檢驗。記錄包括:計劃、方法、樣品、環境、儀器和數據處理工作。事后審核監測環節是通過內審實現自我評價、自我檢查和自我完善,這種手段可以確保審核質量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三、總結
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是貫穿在水質監測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目的是為了保證水質監測工作程序化、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從而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
參考文獻:
[1]魯鳳仙.淺談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的幾個問題[J].內蒙古水利,2009(01)
[2]王杰,張利華,白玉蘭.淺議水環境監測工作中的質量控制與計量認證[J].內蒙古水利,2008(06)
[3]葉炳效,張佳武,趙文舉,孫珂.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相關措施的探討[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0(07)
[4]劉元英,王瑞風,呂梅梅.水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控制技術保證探討[J].山西水利,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