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物聯網、互聯網等信息化網絡的高速發展,我國已全面步入大數據時代。而進入大數據時代,標志著人類對數據的使用進入了一個更深的層次。而大數據的發展也為我國稅收征管體系帶來了新的機遇及挑戰。本文擬對大數據時代下的我國稅收征管問題進行探究。首先分析了我國稅收征管現狀,重點研究了大數據時代下稅收征管分析及大數據時代下的稅收征管存在問題及成因,然后針對稅收流失、稅收征管效力以及稅務數據來分析造等問題,并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以期能讓稅收征管體制更順應時代發展,為其優化提供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稅收征管;稅收流失
一、引言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稅收基本是國家經濟收入的核心構成元素,其對國家的發展有著不可獲取的作用。而稅收征管是國家獲取稅收收入的最直接手段[1]。隨著信息化的推進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我國的稅收征管體制已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由傳統的“管戶制”轉變為當前的“管事制”[2]。但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臨近,現有的“管事制”模式也已經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其效率也已經不能跟上實際稅收征管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對大數據時代下的稅收征管問題進行研究。
二、我國稅收征管現狀分析
(一)大數據時代下稅收征管分析
近幾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日漸成熟,相關行業的學者們都將目光轉移到了大數據上,杜宇稅務領域的研究者來說,其也將大數據與稅收征管結合起來進行研究[3]。大部分研究人員認為,傳統的手工操作稅管流程已存在許多不可避免的缺陷,也絕對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需求,在當前這種信息爆炸的年月,將大數據思維、手段應用到納稅流程優化中已經勢在必行[4]。
根據稅法和對稅務局的業務調研,本文將我國稅收征管流程總結為“納稅登記—發票領購—納稅申報—稅款繳付—納稅評估—納稅稽查”六個步驟。審核機制歸納為“以票控稅、銀企對賬”兩種手段。稅收征收的特性可見簡單歸納總結為:稅責自負、代扣代繳、抓大放小、實際收入來源地優先,居民管轄權并重[5]。
我國當前的稅務流程仍依據2001年修繕的《稅收征管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該法律的適用性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更加凸顯了該法律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所謂大數據思維,其實就是整合數據的過程,該過程包括數據采集、深度挖掘、整合及進一步處理,稅務數據的整合及共享不僅能有效縮減稅務機關的相應資源消耗,且通過進一步的數據整理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時,大數據提供了信息不對稱的解決方法,并改善了稅收風險管理的有效性,為征納雙方建立互信。
(二)大數據時代下的稅收征管存在問題及成因分祈
本文主要對稅收征管上的技術問題進行探析,重點從稅收流失、稅收鎮骨干效力、誰無數據分析使用這三個層面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是稅收流失問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資源呈爆炸式增長,有些納稅人為減少應納稅費,會選擇隱藏部分數據,如果稅務局工作人員對納稅人實際經營情況不甚清楚,則很有可能導致納稅人申報信息失真問題。稅務機構與納稅人之間的信息失衡問題是導致偷稅漏稅現象的核心誘因,也是很多稅務機關至今未曾解決的問題。當前的稅管方式將工作濟信息進行分開處理,還未意識到信息的重要性。
再者是稅收征管效力問題。當前,互聯網已遍及全國,電子商務也已成為目前市場上冉冉升起的市場新星,而網店的興起也對稅務機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稅務監督方面,雖然當前的稅管部門已明令實行網上稅務登記制,但很多網店根本沒有實體電偶可查,這導致稅務機關查處無力,且很多網店沒有發票,其價格要比實體店要低,其中有大量稅收損失無法計量,而稅管部門的數據基本來源于納稅人申報,如果納稅人謊報、瞞報數據,則這些錯誤的數據必然會使分析結果產生較大偏差,失去其實際價值,導致稅收征管效力低下。
最后是數據分析利用問題。當前,很多稅管部門仍存在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不能完全掌握信息技術等問題,同時導致稅務局的征管系統信息匱乏、缺失、針管業務不流暢等。比如稅務登記項目不詳細或信息缺失等失誤,都會讓數據分析工作變得耗時耗力還無作用,也導致稅務工作不能正常進行。
三、大數據時代下的稅收征管問題解決措施
(一)減少稅收流失
導致稅收流失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納稅人申報信息的真實性不可靠,因此,要解決該問題,就必須針對納稅人申報信息的真實性制定措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首先要廣泛聽取民眾意見,了解其所思所想,根據民眾實際所需制定最合適的稅收征管制度,以確保納稅人可依法誠信繳稅;同時要推行相應的稅收獎勵制度,鼓勵納稅人誠信納稅;此外,還能加大對偷逃稅行為的懲處措施,提升稅務機關自身的信息收集及處理能力。
(二)提高納稅人征管效力
要提高納稅人征管效力,可構建全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制度,同時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從以下3點著手:構建全國統一的法人和自然人稅號;將納稅人所有財務情況與其唯一稅號關聯;將稅號與社會保障及信用評級關聯。
(三)增強稅收數據分析利用。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稅務信息采集規整是進行稅務處理的前提條件。要增強稅收數據分析利用,可從以下幾點著手:采用稅負進行宏觀的稅務分析;比對分析各部門所有信息數據,進行稅源分析。
四、結論
大數據時代已經飄然臨近,若稅收征管體制仍保持原狀,則必將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對大數據時代的稅收征管問題進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對我國現有稅務征管體系進行分析,研究其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逐步進行分析,找出根源后,提出具體解決方案。本文提出的建議是以大數據思維為基礎,指出應充分利用現有數據,通過對數據的詳細分析,提出構建唯一稅號、減少稅收損失等措施,以期能對稅收征管體制改革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田金瑩, 孫美奇. 大數據時代下構建現代稅收征管體系的有效策略分析[J]. 中國商論, 2017(19):177-178
[2]田金瑩, 劉來村. 關于大數據時代下我國稅收征管模式的轉型發展分析[J]. 現代商業, 2017(22):40-41
[3]王小燕.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 商場現代化, 2017(24)
[4]沈珍. 大數據背景下的現代化稅收征管體系構建[J]. 大眾投資指南, 2018(11)
[5]賈宜正, 劉建, 谷文輝,等. 大數據背景下的稅收治理問題研究[J]. 稅收經濟研究, 2017, 22(5)
作者簡介:王凱,1996年生,166152002班,研究方向:會計電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