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婷
摘要:雜技團表演節目《柔術滾燈》具有非常大的藝術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該節目更好地對中國柔術的優良傳統進行了繼承與發揚,在吸收前輩藝術家寶貴經驗的基礎上融合了自身對藝術的領悟,實現了柔術藝術的升華。本文主要對柔術的特色及其具有驚人魅力的原因進行了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柔術滾杯;藝術團;特色
柔術,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一朵藝術奇葩,它正式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成熟于隋代,唐代進入宮廷,漢代百戲曾經一度鼎盛。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正式命名為雜技柔術。她與中國的戲劇藝術一樣,門派、品種繁多,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柔術,作為雜技家族中一個傳統項目,被譽為超越極限的人體藝術。中華柔術,本質上有別于瑜伽運動,不求奇巧,但求精美。舉手投足之間,纖纖軟體,剛柔相濟,寓動于靜,極至精美于毫厘之中。柔術之藝術精神亦有別于舞蹈,情感不張揚于表演之中,寓意超越于形體之外。
雜技中的軟功強調肢體活動的范圍,盡可能地達到和突破人體關節活動的極限,尤其是腰椎、髖關節等軀干的主要活動樞紐。舞蹈中的軟功則強調以流暢地舒展和卷曲身體來表達舞者的心態。柔術是藝術但是體現的是陰柔之美、女性之美,男子不適合練柔術。因為柔術著力表現陰柔之美,所以練柔術的幾乎都是女性。
青花柔術是以具有江西特色聞名于世的青花瓷為載體,將舞蹈與高難度雜技技巧相結合,編織出各種美輪美奐的雜技造型。柔術滾燈構想源自于江西景德鎮陶瓷,女演員身穿緊身青花瓷服裝,演繹著青花瓷與雜技的完美融合,完美體現了中國女性的完美曲線,也充分展現了中國雜技的柔軟高超技術難度。
一、柔術滾燈概述
在中國柔術雜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柔術滾燈項目得到了不斷的發展與完善,第八屆中國武漢光谷國際雜技藝術節黃鶴銀獎。該節目以蠟燭作為道具的,一方面體現了中國雜技特有的腰腿柔功為主,另一方面通過獨具匠心的設計將優美、絕妙的造型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這個使國內外觀眾為之傾倒的節目里,極明顯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雜技藝術的有機的結合。
在柔術滾燈節目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已有的柔術滾燈節目難度的基礎上從創新、難度與美觀三個方面入手,實現了對《柔術滾燈》節目的創新與改進。從傳統的高腳玻璃杯到蠟燭真火,這種真火四處游動顯得更真實,而且更具觀賞性。此外,數量也從 56 個一下子增加到了 108個,這就導致柔術滾燈表演中燈在質量、數量、種類及重心等方面都出現了全新的變化,對技巧的掌握與節目的表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表演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有高超的平衡技巧,確保蠟燭真火能夠不掉落;另一方面要要高超的身體協調與控制能力,確保在蠟燭不掉落的情況下實現身體自如的翻轉。柔術滾燈節目在造型、體態與韻律方面都更加優美,同時促進該節目的氣度、規模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二、柔術滾杯節目中所包含的中國文化
藝術是沒有國界的,通過觀眾對其進行直觀的欣賞。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是不同國家的雜技中都會包含有各國自身獨特的文化,從而形成自身獨特的風格。在柔術滾燈節目中,不僅在服飾、造型及音樂等方面都包含了濃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在整個的創作思想方面也浸潤了濃厚的中華文化,飽含傳統審美情趣。
在中國的傳統哲學中非常講究陰陽相濟的觀念,在柔術滾燈中同樣體現了這種對立互補的辯證觀念。在柔術滾燈節目中通過特點的人體的動作將動靜、剛柔、內外、進退等相互對立有相互統一的關系進行了表達。實現了統一事物不同側面的統一,將人體所潛在的各種體能與智能相互協調與發揮,營造了非常高妙的藝術境界。
三、總結
柔術滾燈這個雜技節目讓觀眾感受到了中華文化中所包含了非常深厚的人體文化。通過獨特的魅力與特色展現了我國藝術團表演的精彩與精湛,展現了我國柔術雜技的魅力所在。柔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將日益積累且不斷完善的技能與表演節目發揚光大,是我們每一位雜技人的使命。而創新,就是在傳統上做出改進,以便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觀眾的審美觀。所以,柔術藝術的創新不僅僅包括藝術形式的創新,更是藝術觀念與藝術思想的創新。我期待著柔術藝術這朵靚麗的奇葩激情怒放!
參考文獻:
[1]高偉.支點的改變創新了一個節目——觀美國火鳥公司的《柔術》有感[J].雜技與魔術,2011(23).
[2]趙雙午.從《柔術》、《轉碟》的創編看雜技藝術的創新[J].理論與創作,2010(41).
[3]王海源,管慶麗.日本柔術的現代傳承與傳播——德國學校日本“柔術”技藝[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