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次旦
摘要:對于現在的初中數學而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作業的布置也應該按照新課標的相關標準來進行。因此作業應該面向所有的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使科學的本質得以體現。因此,作業的布置一定要具有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關鍵詞:新課程;數學作業
在新課標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學的理念以及方式實現了進一步的改革,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問題存在。因此想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就是一個關鍵的突破口。因此在進行作業布置的時候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注重作業的完整性。本文就是對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進行研究。
一、講究作業內容
對于初中生的數學作業布置,應該對內容加以高度的重視,因此進行作業布置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為基礎,精心對作業的內容進行設計,使學生通過完成作業掌握解題的技巧。同時,對作業的布置不應該僅僅注重內容的多,應該追求內容的精簡,對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既可以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又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在進行作業的布置之前,教師應該自己做一遍作業的習題,找出解題的關鍵,并且要注重作業的難易程度以及數量,一定要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作為作業內容的布置依據,對基礎實現不斷的完善和鞏固,使得學生在解答每一道作業習題的過程中都可以多一份收獲。這樣才可以使作業的布置發揮出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布置作業要分層
初中生在數學的水平以及認知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數學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分層布置。在進行數學作業布置的時候,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能力結構,按照難度的遞增順序來進行布置。這樣就可以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在作業中找到自己會做的習題,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也使得學生更有信心進行數學的學習。
作業的布置標準應該是中等的水平,前面加上一些簡單的習題,后面加上一些復雜的習題,這樣就可以使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可以通過簡單的習題向著中等的習題過度,同時也可以使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能夠研究一些復雜的習題。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層次,進行習題的布置,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普遍提升。因此,簡單習題、中等習題以及拓展習題在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中應該占據2:7:1的比例,使學生的學習層次可以隨著習題的層次實現進一步的提升,使得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出良好的作用。
三、把握好作業的布置量
對于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應該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作為依據。要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完成基礎的作業習題,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進行一些拓展性習題的研究。因此教師在鼓勵水平較高的學生對知識以及能力加以拓展的同時,應該對所有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時間加以明確,使得學生的學習負擔不要太重。一些拓展性的習題,教師可以給出適當的提示,但是一定要鼓勵學生獨立來完成習題。
應該將初中數學的特點以及作業類型的不同作為依據,對書寫的格式等進行明確要求,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嚴謹的學習態度。布置作業要嚴格控制課后作業的總量,每日課外作業總量12小題左右,初二學生的數學作業的時間盡量控制在15到25分鐘左右完成、初三學生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完成。
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要求,有的同學要全做,有的同學可以只做基礎題,少做或不做提高題。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才能讓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同學都得到提高。對于一時沒能理解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不能真正理解,都會因種種原因不去向他人求教,最終只能是不做或者迫于教師的壓力而抄襲他人的作業。如此一來毫無意義,反而使學生厭倦該課程。布置的作業盡量做到題量不同,但是做題時間上的差異不能很大,根據新課標的相關標準,因為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特征都有所不同,因此應該對每一個獨立的學生個性特征予以尊重。同時特殊性也意味著差異性,學生間的差異客觀存在。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準備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也就決定了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內容、任務的學習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時間及所需要的幫助不同。如果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在同樣的時間內,運用同樣的學習條件,以同樣的學習速度掌握同樣的學習內容,并要求達到同樣的學習水平和質量,這樣就會導致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拓展性習題的研究,同時使得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覺得作業中的習題十分困難,不知道從哪里入手,久而久之,水平高的學生很難得到提升,水平低的學生自信心會持續下降,最終導致教學質量很難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四、作業內容采取多樣化
不同形式的作業,能發揮學生的其它方面的優勢,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一成不變的東西時間久了,興趣不大,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改變一下形式,除了課后書面作業外,還可以是口頭作業、回家小實驗,小制作、查資料和制作小海報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會有特別強的好奇心因此,在不同形式作業被完成的過程中,起到鞏固課堂知識和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五、可再布置作業
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幾乎每天都會有數學課,因此教師每天都要進行數學作業的布置,因此進行每一個章節的教學之后,應該對本章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可以用作業的形式來進行總結,進而使得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使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實現進一步的提高。
總之,布置作業是課程動態的生長性延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一座橋梁,它的優化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減負空間,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發展學生的多元智力,促進教學與課程逐漸成為一種良性的“生態系統”,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逐漸成為一種良性的“生態系統”,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的理念,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