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教育也隨之越來越重視。在素質教育不斷完善的情況下,美術教育被推倒了最前沿,美術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在新的教學大綱中提到盡情發揮美術教學陶冶情感的功能,爭取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加強審美能力培養。作為幼師專業的學生,將來都要從事幼兒園美術教育,要明確一點,我們不是為培養畫家而教學,而是為了讓學生們能感受到身邊一切事物的美好,繼而創造美,有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使學生全面的發展,因此,要重視起幼師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塑造積極健康的人格。
關鍵詞:幼師美術;教育;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在學生視知覺發展、陶冶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幼師專業畢業生從事的職業主要是幼兒園美術教育,培養目標不是造就專業畫家,而是培養學生從最平凡的事物中感受美和創造美,使學生具有對周圍世界處于良好、健康、融洽的態度和心理品質,能以美的感受面對人生,實現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激發對美的追求和向往,塑造健全的人格,這是幼師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一、提高審美能力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審美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人文素養。首先,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沉下心來認真學習人文和社會科學,為自己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使自己終身受益。其次,要深入生活,增加閱歷,學會思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提高對美的把握能力、理解能力。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審美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德
加強審美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分辨善惡和美丑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良好品格的形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社會的各種思潮不斷涌入,由于學生的社會經驗相對不足,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他們在人生中很容易誤入歧途。通過審美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摒棄丑惡事物的觀念,樹立接受美好事物,提高對事物的辨別力。
(三)提高審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美術教育中通過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對生活和藝術具有獨特的理解和認知,啟發學生個體想象力和創造力。任何一件美術作品其實都是藝術家審美創造的結晶,是作者對生活、人生和社會的認識,通過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它可以活躍人們的思想,啟發人們去思考,在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二、培養幼師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深化美術教學改革
青少年身心發展與其接觸到的事物具有密切關系,其認知能力隨時代進步和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在發生改變。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不能以“美與不美”,“像與不像”,“是否易于理解”等作為單一標準評論作品是否具有藝術性,學生也應在多視角對作品進行賞析。學生個人在繪制作品過程中,也應做到充分思考,并以符合基本大眾審美并且不千篇一律的獨特視角去展示個人情感,表達出個人的審美訴求。學校在制定教學評價標準和教學目標時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和市場需求進行動態調整,不斷對美術教學改革進行深化,探究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和教學體系。
(二)走進大自然進行美術創作,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
自然美既是藝術美的直接表現對象,又是啟迪藝術家進行藝術想象和藝術創造的沃壤。因此,幼師美術教育者在教學中要樹立“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這一理念,在教學中要持之以恒的貫徹。學生進行美術創作不能拘泥于教材和理論的束縛,更不能足不出戶搞創作,要走進自然、感受生活、激發靈感,促使人在心理上升華為一種審美意義上的愉悅感,方能創造出源于生活并超越生活的藝術作品,才能啟迪人生。當學生走進自然,在觀賞自然山水風光的時候,既可以享受到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景,又可以激發學生對人生美、對社會美的遐想。在這情景交融之中,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被激發、調動起來,個人的心靈完全處于一種非功利的審美狀態,可以進一步激發自身的創作靈感,捕捉到自然美的規律,形成對自然美的直覺。
(三)提高學生對作品鑒賞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說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不是單純的幾堂課,欣賞幾個作品就能實現的,審美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的積累、學習、從多個角度看問題等多個因素。因此,學校需要把審美能力的培養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其中最好的教學活動就是對優秀作品欣賞,這是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從古到今大量的優秀作品被后人欣賞、模擬、用來教學等等,他們的作品可以說是活靈活現,真切的展現了多種藝術手法,讓我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不凡。例如:在進行欣賞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輔助,介紹作者的概況,先請同學們自己觀看作品,然后談談作者的寫作意境,想表達什么,透露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度和對美的追求,最后老師進行補充和評價,還可以讓同學們多多的進行對比優秀作品,要對作品進行深入了解與品評,經過時間的積累,審美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通過對作品的深入認知,讓學生擺脫以往對優秀作品僅僅是感覺美而難以表達出美在哪里的狀態,使學生能夠通過作品對比,并用藝術的語言表達出作品的好,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
結語
幼師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提高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審美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是幾堂課就能解決的,就像培育小樹苗一樣,要經過春雨的洗禮,風沙的擊打,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審美能力的培養也是同樣的到理,老師要掌握好教學方法,讓同學們認識到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加強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與品評,多多開展美術教學實踐活動,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對幼師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培養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魏育鶴.創新教育下的幼師美術教育探微[J].戲劇之家,2018,(2):2
[2]祝艷.淺談中職幼師專業學生美術教學能力的培養[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8,17(04):76-78
[3]張潔.探析幼師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