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依然古麗·阿吾汗拜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改進和完善,應試教育逐漸退出教育歷史的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素質教育。現如今,教育體制改革在不斷推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日益成為教育研究人員分析的重點。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學生不僅要學會基本的樂理知識,還需要培養自身的音樂素養。本文主要從小學音樂教學的方法入手,對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策略進行細致分析,希望能給相關的音樂教育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素養;策略;分析
音樂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精神、靈魂和情感,還影響著人不如社會各個崗位上的發展方向。一個人的音樂素養可以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甚至影響一個人基本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音樂素養的培養要從基礎做起,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更多地是幫助學生培養音樂愛好,養成良好的音樂習慣,善于欣賞音樂,提升音樂素養。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以及閱歷的影響,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引導和幫助。現如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詞匯就是創新,教師教學需要創新,學生學習需要創新,課程改革需要創新。只有三者相結合,才能使得學生受益,進而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一、教師要提升自身的修養
教師自身的修養更多地體現出教師的權威性。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言行舉止就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學生本身具有向師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好示范性的表率。教師的修養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第一是指教師要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俗話說:“要想給學生一滴水,首先要有一碗水”。也就是說,教師能夠教授給學生知識一定是以自身廣博的專業知識為前提。同時教師音樂專業知識的擁有量是提升自身修養的基本和前提。第二是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這也被稱為教師的條件性知識。這些知識的積累為教師解決各類教育問題助力。同時也是使得教師能夠在小學生面前得以樹立威信的根本。教師的音樂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音樂素養,高音樂素養的教師能夠全方位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制定科學而高效的教學計劃。
二、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擁有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跟上老師的思路,積極主動地學習,進而提升學習效率。小學音樂教學也是這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材的特征來采取多種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小學生比較熱衷于游戲,因此,在音樂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游戲可以增強所學內容的趣味性,同時還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在具體的游戲中,教師可以加入適當的視唱練耳的訓練,讓學生在游戲中將音樂樂理進行掌握,同時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三、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
教學素材的選擇對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學習興趣都十分重要。教學素材并不簡單地指教科書,而是包括各種與音樂教學有關的紙質材料、聲像材料等等。教師只有選擇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素材,學生才能深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逐漸培養對音樂的興趣。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音樂片段,因為多媒體可以集聲像于一體,對學生的感官具有較大的沖擊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片音樂融入到音樂教學當中;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將學生帶到某種音樂境界當中去。教師可以將某一歌曲背后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設置的情景當中,提升學習熱情和探究的動力。通過這樣的鍛煉,學生的音樂素養會逐漸得到提升。
四、采取多元化教學模式
按照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來說,課堂上教師僅僅教給學生唱幾首歌曲。人們普遍意義上的音樂課就是單純的唱歌課。從目前學生發展的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上看,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教師應該對小學音樂課程進行不斷改善和延伸。學生在了解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之外,還需要不斷鍛煉自身的音樂能力,最終培養音樂素養。因此,教師的教學模式需要得到發展和完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是可取的,因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工具的多元化。教師除了應用音樂教材之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給學生們展示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曲目,包括流行歌曲、民族歌曲、兒歌等等多種類型的音樂形式供欣賞。第二,課堂內容的多元化。現如今的音樂課堂再不是簡單的教唱歌曲,而是以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為目標。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認識和使用不同類型的樂器,包括樂理知識和演奏方法等等。教師還需要在現場給學生做示范表演,讓學生對樂器和音樂感興趣。第三,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對音樂教學的評價不再只依靠學生的音樂成績,更多的則是按照學生能力、素養等方面的進步為參照。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通過多遠評價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達到教學目標。
五、采用恰當的師生交流方式
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在日常學習中需要與學生多交流和溝通,縮短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音樂情感,使學生對音樂這門藝術的理解更深。尤其是在音樂素養教育中,學生永遠占據重要位置。學生有向教師表達自己的實際感受的意愿。但是很多教師沒有帶給學生較為親近的感覺。所以,教師應該創造機會同學生溝通和交流,不僅可以進行音樂方面的交流,還可以談論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當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并且對教師較為信賴的時候,必定積極配合教師的音樂教學。
六、結語
小學生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也是當下所有小學音樂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創新和改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我修養。同時,還需要教師在工作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性及其興趣愛好,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應用游戲、多媒體、素材引入等方式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孫桂英.淺談新課標下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J].學周刊:A,2012(05):156
[2]張麗麗.淺談低學段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4(23):196
[3]莊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黃河之聲,2014,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