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芳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做好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能夠為實現小學數學學科教育目標帶來積極作用。文章從創設優質教學氛圍、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和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予以探討,希望能夠為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發展帶來支持。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科在小學教育階段的系統教學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實現對他們的數學素質培養,教師一直在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工作中。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并不理想,這讓數學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遇到了困難。為了更好的實現數學學科教育目標,讓學生都能夠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知識水平,做好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研究很有必要。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優質課堂教學氛圍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就必須要做好對課堂教學環境的創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充分研究學生的興趣需求基礎上,找到學生所喜歡的事物,然后將其應用到課堂導入階段,為課堂教學氛圍的有效構建帶來支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智發育尚未成熟,所以他們更喜歡生動的、具體的事物,所以教師可以讓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多媒體教學技術由此得以應用。例如在進行《認識圖形》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課堂所學圖形相對應的現實生活中事物,例如圓形的足球、三角形的一塊西瓜、正方形的電視等等。讓學生通過他們熟悉的事物角度入手,以他們所喜歡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由此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讓他們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環節當中來,從而實現優質課堂教學氛圍的構建,也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育環境下,學生已經成為了課堂教學主體,教師只有圍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需求展開教學設計,才能夠實現對課堂教學效果的保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通過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找到他們的興趣啟發點,然后有的放矢的展開教學設計,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帶來支持。例如在進行《年、月、日》一課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需求,以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不高,課堂教學效果也不好。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節日、生日等特殊日期為切入點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對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有一個更為系統的認知和掌握。為此,教師會先提出“國慶節是哪一天?”、“兒童節是哪一天?”等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生日,并分別將學生的生日記錄在黑板上。之后,教師讓學生根據黑板上的生日,來對學生的年齡大小予以排序,看誰能在保證準確率的基礎上用時最短完成該任務。
三、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充分研究新課程改革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征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方法設計,以確保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百分數(二)》一課的教學中,因為此時的學生已經進入六年級,所以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有所提升,再加上他們之前已經完成了《百分數(一)》的學習,所以他們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水平。基于這兩方面的考量,教師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學習模式,讓學生去對本課內容予以自學,由此來完成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差異,教師在采取自主學習教學方法時,要做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觀察,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解決學習困難。同時,要自主學習完成后,教師要進行統一的總結和討論,以便學生能夠對自主學習知識內容予以系統的梳理和分析,為他們的學生進步帶來支持,也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
總結:
綜上所述,做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能夠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要充分做好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分析,然后通過對課堂教學目標的掌握,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模式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基礎上,也能夠獲得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從而真正意義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進步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支持。
參考文獻:
[1]楊晶.加強師生課堂互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8(23):121-122
[2]張彩寅.談教學方法創新下如何提升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質量[J].才智,2018(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