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華
摘要:初中化學的高效課堂是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重視實驗教學,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科特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生主體;優化教學設計
在化學課堂,學生是演員,讓學生扮演課堂舞臺的主角,只有讓演員活動起來,舞臺才具有渲染力和生命力。在化學課堂,教師是導演,導演應遵循教學規律,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熱情,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依據學科特征,挖掘學生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從而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效率。
一、集眾人智慧,精心編好教學案。
要讓演員上演精彩生動的劇目,精心編制的劇本是必要的依托。高效課堂的前提要求教師精心備好教學案。化學教師坐在一起就每一堂課都必需努力挖掘和開發教學資源認真分析生情學情、把握教材,設計能夠激活課堂的教學方法,要注重培養學生注意觀察周圍事物及事物間的發展變化規律與內在聯系,并能用所學知識加以分析解釋的能力。所以,化學教師的備課不只是備教材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備學生能夠想到的、難懂的、容易錯誤的、容易忘記的,備學法、備教法,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上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和諧的師生關系與興趣培養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礎
《學記》中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只有喜歡老師,才會自主認真聽課,讓學生喜歡自己、親近自己,進行無障礙溝通,建立良好師生關系。但不等同于放任學生,應樹立原則。教師個人的涵養不但影響學生的內心,而且也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很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積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一種別開生面,引人入勝的情景,激發學生強烈渴求知識的欲望,使他們自覺地,主動地探索問題,發揮自身潛力突破難點,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優化教學設計是實現高效課堂的保證
(一)要明確目標及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準繩,要具體、明確、合理。在準確解讀教材,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加工,注入自身觀點形成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教法靈活、學法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學生在一節課內會接觸很多知識,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老師抽絲剝繭,幫學生抓住主線。一堂課要高效,就要全面考慮三維目標的實現和教學的各項任務,并在教授知識同時,滲透技能的培養。例如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教給學生如何做實驗、觀察實驗和解釋實驗現象,這主要是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驗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要看在課后學生的反饋信息,才能知道教學任務是否完成。
(二)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改變過去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我們應努力改進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探究創新為主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
課堂四十五分鐘只是掌握了知識大概,要達到鞏固,還要多練、精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講練結合這種方法有利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而且要給學生充分時間在參與中思考、學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
“授之以漁”這是教學的主要目的,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教學中,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利用導學案讓學生自己先學,按照老師給出的教學目標,利用課本、教學資料完成一部分學習任務。然后老師再根據學生自學的情況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自學中發現的問題,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要過多參與,以引導為主。
化學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科的特點出發。九年級化學,內容多,零散,不系統,要記的東西多,前后聯系不緊密,只有上下冊全學完綜合運用時才較系統聯系。學生剛剛開始學習化學時,覺得學化學很簡單,不重視記憶、背誦,應用時造成知識上的脫節,班中兩級分化嚴重。所以教師針對這些具體情況,再根據九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積極采取策略。利用生動的實驗,為激發學生興趣,比如: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導課我做了“可樂噴泉”實驗,噴涌而出的可樂一下子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設置情景,讓聯系學生熟悉的常識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比如:用石灰漿抹墻,再用火盆烘烤是什么道理;多設計一些生動形象化的教學方式純理論知識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比如:分小組競賽,互相提問,并給與一定的獎罰。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的高效作準備。
“高效課堂”應依托好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強調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中各成員互助合作、互相扶持,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善于傾聽、吸取他人意見,學會寬容與溝通,學會協作與分享。
五、重視實驗教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抓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它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很多學生喜歡化學是因為課堂上有很多有趣的實驗,我們一定要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盡一切可能開足實驗,指導學生完成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動手操作,動腦思考,鍛煉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能力。
六、課后反思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后盾
教學反思是在備課,授課,作業批改后對教學問題的剖析,是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全面的評價,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今后教學改進之處。教師都會對教材處理和教學過程設計等花費大量的心血,在課堂教學之后,如發現新的靈感或閃光點應該及時歸納和總結,不及時去捕捉,稍縱即逝;另外,準備再細的一節課在課堂上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生成的資源,要求教師在課后積極反思形成問題的原因,如何應對,這為今后更高校的課堂打下了基礎。而且這節課是否高效在反思中也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總之,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注重課堂教學質量,力求避免無效、減少低效的教學,優化課堂教學。“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要源源不斷的水”。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學習,刻苦鉆研,積極探索,著力構建高效課堂,向45分鐘要質量、要效率。在教學中,要尊重、信任學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能動性,讓學生實現從苦學到樂學,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從而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成為真正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