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
摘要:高中學生在寫作文時經常出現一些立意陳舊、結構老套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把思維和作文教學聯系起來。本文分析了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在作文構思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的畫法,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種關于作文的新 路子。
關鍵詞: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作文構思;導圖的畫法
一、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
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 (Mind Mapping)是由英國學者托尼巴贊在20世紀60年代所創。巴贊認為,人類大腦接收信息之后,以中心球體立體結構呈放射性興莊村如記憶庫中,可以通過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呈現。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的繪制并沒有定式,能夠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展開各種想象的邏輯平衡,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總是從一個中心點開始,所以學習者能把精力迅速集中到主題上。每個人想問題時,思維都有跳躍性,產生豐富的分岔,如果把內容按順序列出來,思維很可能被打斷,在某一點上停滯不前。而采用畫圖的方式,不僅可以用彩色圖標來愉悅學習者的心情,還能在每個所能想到的分支上增添新的內容。在畫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時,人會不斷有新思想、 新發現和新感受,這會鼓勵思想的潮流無止境地涌動。大腦在不斷的刺激下,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容易接受新事物。通過訓練,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的記憶力達到巔峰狀態。
二、高中學生寫作現狀
寫作沒有新意,題材相似,內容蒼白,是學生寫作的通病,面對學生的寫作“瓶頸”,我們的教學是否應該創新,引導學生拓寬寫作的構思視角?
(一)題材空洞、單調、陳舊、雷同:無細節,無事實,無引語,無“形象”化句子;素材少得可憐,全文證明觀點的材料即作文題目所給的材料,或只將作文題目所給的材料進行擴寫,或作文材料再加一個寓言故事,不能充分論證觀點或表現人物;素材多但全是熟人,或者是前人已經寫了無數遍的素材;素材雖多但素材的角度、范疇沒有分別,幾個素材只能發揮一個素材的作用。
(二)立意模糊、偏頗、虛偽:故作高深,行文晦澀;或者不明確點題,不能迅速看出主旨;只做表面文章,缺乏見識和深度,見解平庸,觀點爛熟平常;或認識錯誤、庸俗;或出語絕對,好擴大,喜夸張,表述一個觀點不留余地,非此即彼,無節制地宣泄個人化的情緒;學生作文時為了迎合標準,立意假情假意,沒有真情實意。
(三)結構老套:很多學生會模仿一些流行的格式,所以學生的作文大都千篇一律。有的學生雖然用寓言、信、戲劇、采訪、實驗報告等形式來寫作文,作文形式和內容完全脫離。
(四)語言程式化、單調、低幼化:學生的作文中,提起教師就是“園丁”,寫到祖國就是“偉大”,著急就是“熱鍋上的螞蟻”,失敗就會想到“失敗是成功之母”; 記敘語言交待不清,或是平鋪直敘,不能突出重點;描寫語言不能充分展開,形象性差,文字顯得空洞,干巴;議論語言不嚴密,且理論性差,常有以敘代議現象;抒情語言或火候不到,缺乏感染力。或大話、空話、套話連篇,或過分追求形式的華麗而造成文章內容的單薄、空泛。
高中學生作文創新思維的培養勢在必行。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能夠用文字將我們的“想法”畫下來。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生寫作時的立意和構思有很大作用。
三、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在作文時的價值
平常學生寫作文的程序是閱讀材料,分析材料,提煉主題,搜索素材,確定思路,提筆寫作,但往往在要動筆寫的時候,學生的思路很狹窄,想到的東西很少,結構也老套,于是寫出來的作文自然沒有新意。但是我們在作文的時候運用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來激發我們的發散思維,幫助我們理清思路,以達到有章有法、節省時間的目的。因為運用導圖寫作文的第一步是發散主題。在紙上寫下作文立意,然后開始寫出與立意有關的各個詞匯,進行發散聯想。在這個階段不去管聯想的東西是否跟題目有關系,只管發散聯想,越多越好、越廣越好,直到寫得足夠多的時候,再停下來。然后再拿出一張紙,在新紙上重新寫上立意,接著對剛才發散出來的內容進行思考,理出思路,最后按照思路把內容進行刪減、增補、排序等等,用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把作文的結構整理出來。整理好后,就可以對著這個導圖進行寫作了,這時候就非常簡單了,因為思路有了,內容也有了, 就可以從多角度寫出一篇有新意的作文了。
在這個過程中,就是運用到了導圖輔助功能,因為用到了導圖這個工具,學生的思路可能就大大打開了,作文材料可能就大大豐富了,作文結構也就可能更加有序、更加嚴謹并符合邏輯了。
四、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的繪制
(一)準備一張空白紙,橫過來放。從白紙的中心寫出作文主題詞并圈畫起來,周圍留出空白。
(二)準備彩色水筆或者你喜歡的筆。
(三)由中心出發,圍繞主題,發散出3~7個次主題,把次主題用關鍵詞的形式寫在由中心發散出來的線條上并圈畫起來。每一條線都使用不同的顏色,讓各分支線條自然彎曲而不是像一條直線。要強調思維的延展性,使主題豐富起來,
(四)再以每一個次主題為中心,發散出3~7個次次主題。也把次次主題用關鍵詞的形式寫在由次主題發散出來的線條上并圈畫起來。
通過讓學生繪制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認真思考的機會,在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學生可以提出新的、具有創造性的素材,拓寬了作文的主題,然后在認真篩選之后,比較利弊,選擇最佳角度寫作,最終達到了作文立意的獨創性,形成新的作文視角。而且學生形成用知識可視化(思維導圖)列作文提綱的習慣之后,也能對作文形成一個“整體”觀念,不會再出現寫一半卻停筆下不下去的情況。從而提升學生作文質量,按這種方法會讓學生的作文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