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會娜
摘要:高中政治教學,總是給人以說教的印象。有的人認為,政治教材里的內容不接地氣,一些理論高高在上,有些內容脫離實際,有的內容理論性強,比較抽象,難以把握等等。這些認識不一定都正確,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學生要想學好高中政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有沒有一些舉措,能夠提升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的效果呢?本文從轉變教育思想創(chuàng)設探究式活動、創(chuàng)設民主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政治教學效果等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效果;探究活動;民主氛圍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沒有一些舉措,能夠提升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的效果呢?下面就具體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轉變教育思想創(chuàng)設探究式活動
要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效果,必須擯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說教式教學,政治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努力營造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給本來就比較枯燥的政治課堂帶來新鮮空氣。如:在講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考慮到學生們對金錢缺乏正確的消費觀,我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了一首歌曲《十不該》,學生們對這首歌不怎么熟悉,因為這首歌的產(chǎn)生時代與學生們的年齡相去甚遠,但里面的歌詞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聽了這首歌,我讓學生把平時能避免的花費羅列出來,然后照著《十不該》的形式加工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這樣既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加深了他們對“合理消費”的理解。
新課改要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以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為主的課堂教學。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從而形成他們的認知、能力等。例如,在教學《新時代的勞動者》前,我提前讓學生們到人才市場調查了解現(xiàn)在最熱門的職業(yè)、最冷門的職業(yè),及哪個職業(yè)的工資相對比較高,哪個職業(yè)的工資比較低等。然后小組合作探討一下,人們該依據(jù)自己的喜好而選擇職業(yè)還是該依據(jù)工資高低來選擇職業(yè)。通過這樣的研究對比,學生們個個表現(xiàn)得很興奮,因為室外的自由空氣遠比室內的苦悶空氣更能吸引他們。
二、創(chuàng)設民主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傳統(tǒng)教學中多半都是老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的學習形式,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習不是很感興趣,學習熱情不高這一現(xiàn)狀,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革新教學理念,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過程之中增加提問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進入自主學習狀態(tài),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之中收獲快樂,使得高中政治課堂變得更為生動,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可以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發(fā)揮最大的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精神,營造良好的、和諧的、民主的高中政治課堂。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怎樣去創(chuàng)設民主的教學氛圍呢?這里我們舉例說說。比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這一課,首先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我國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方式和意義是什么?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如何依法履行行使權力、履行義務?”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開展話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之中交流想法,讓思維得到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面對全體學生,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對于正確的答案教師要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對于回答錯誤的答案,教師不要批評學生,要用和善的語言對學生的答案進行修正,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平等的方式和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的關系,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地迸發(fā),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促使政治課堂的效率發(fā)揮到最大化。
三、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政治教學效果
高中政治教材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能夠把政治教學內容與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就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政治學科知識。與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較為獨立的人格,而且他們對生活有自己的認識和感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借助適當?shù)纳钤掝}導入新課,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對新課的抵觸情緒,提高學生的專注程度。比如,教師在教學“多彩的消費”前,可以借助零用錢的使用這一生活話題,高效完成教學導入。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是對壓歲錢或者零用錢的安排和使用情況;其次讓學生從父母的消費偏好和具體行為出發(fā),對比父母的消費行為與自身的差別;然后,讓他們試著回答生活中消費行為的類型;緊接著,以與學生聯(lián)系最緊密的消費類型為依據(jù),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并討論影響他們消費行為的因素。也就是說,讓他們思考在什么情況下他們會遏制自己的消費,哪些情況下又會大肆消費;最后,對學生的回答予以點評,加以表揚。
在高中政治教學內容中,“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對學生學習來說難度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本身比較枯燥,而且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比較遠,所以學生的興趣較低,從而教學效果將不如預期。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立足于生活,那么“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等教學難點將會被一一突破。比如,教師在教學“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fā)展”時,可以聯(lián)系端午、中秋等節(jié)日。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先請學生解釋中秋節(jié)的由來,講述相關的神話故事,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分享和交流他們過中秋節(jié)的方式,以此營造良好的討論和學習氛圍;緊接著,教師可以播放與中秋節(jié)有關的視頻,朗誦有關的詩詞,以此幫助學生理解中秋節(jié)和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最后,教師應就中秋節(jié)中體現(xiàn)出的文化繼承與發(fā)展進行詳細闡述和解釋,借此達到完善教學的目的。此外,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看《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文化之謎》等紀錄片,以此幫助他們了解文化繼承與發(fā)展的過程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
轉變教育思想創(chuàng)設探究式活動,創(chuàng)設民主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政治教學效果,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熱情,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好的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