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元
摘要: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是我國基礎教育的神圣使命,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具體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創新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激發和愛護學生的創造精神并有意識的加以引導,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關鍵詞:小學數學;培養;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人才應當從小做起,學校的教育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根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陣地。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作了幾點探索。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內在和外在動機,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創造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創新欲望,進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教師在上課伊始,要創設某種情境,提出某種質疑,使學生的注意力由其他事物轉移到學習上來。精心設計的導入,抓住學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進學生情趣高漲,步入求知欲的振奮狀態。教師在教學中要敢于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敢于超越教材,不拘于教材中的內容,要挖掘教材中所蘊涵的創造教育的教育點,準確地找到創造力訓練的出發點,并精心地設計出創造能力訓練的妙計,燃起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這樣會使學生更富有創造力,更善于創新,能夠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以聲情并茂的故事導入:在花果山水簾洞中,孫大圣準備給小猴們分桃…如果把一個桃平均分給兩只小猴,平均每只小猴分得幾個桃?可半個桃怎么表示呢?這下可難倒孫大圣了,同學們愿意幫忙嗎?這樣,創設情景,誘導了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去積極地動手、動腦,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創造空間。
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學習方法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可以發現的知識,老師不用給予提示,學生能自己通過書本掌握的知識,老師無需幫其講解。只有這樣,才助學生在探索中去思考,在學習中去創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把學習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探索新知,這對學生來說印象和感受會很深,理解得也很深刻,極容易掌握問題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例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讓學生動手用“割”、“補”、“拼”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躍躍欲試,積極操作,大膽實踐,課堂氣氛異?;钴S,結果把圓分成16等份、32等份……有的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有的拼成平形四邊形、有的拼成三角形和梯形,從不同的角度去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設計出最佳方案,從而使學生不但學會解決實際問題,也逐步學會自發地從日常生活中找出數學問題,能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整個推導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當了一次“小發明創造者”。能運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拓寬解題思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解題,就是說將所要解決的問題轉化為已經解決的問題。所以,解題過程是通過問題的轉化來完成的,策略轉化是數學解題的一個思維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多角度思考,獲得多種解題途徑,可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奧秘和情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重點轉移到如何指導學生學,如何指導學生通過實踐獲取知識、創新知識。例如,在輔導學生解答后面一道題目時就可以通過類比的方法來教學:某人從一向上運動的自動扶梯的頂部到底下用了7.5分鐘;他若以同樣的速度從下往上走,則用1.5分鐘可到達頂部。如果他不走,乘自動扶梯到達頂部需要多少時間?如果停電,他用多少時間可從底部走到頂部?學生初次接觸這道題目時,覺得很難思考,一時感到束手無策。此時,學生有一種“心欲求而不得,”“心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狀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在教學的關鍵處加強指導,啟發學生去探索,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創造性。提醒學生:這題類似于我們學過的哪一類題,有的學生覺得像行船問題,樓梯向上的運動像水在流動,人向下的運動好像是逆水行……有了這一啟發,學生就躍躍欲試了,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得到了一種正確的解題思路:我們可以把此人從上往下的運動類比成逆水行舟,并根據從上到下用7.5分鐘,求出自動技扶梯與人的速度差為電梯長度的17.5;反之類比成順水而行,求出速度和為11.5,再用和差問題的方法求出乘自動扶梯到達頂部需要的時間為:“分鐘。”某人從底部走到頂部的時間:“分鐘”。這種通過教學手段上的突破、創新,為學生提供了廣闊天地的聯想,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開展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數學教師應努力開展課外活動,開辟第二課堂,拓寬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帶領學生到大自然、社會中去認識、發現各種數學現象。數學課外活動是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在數學課外活動中,學生從生活和社會現象中找數學問題,探索思考,自我設計、自我解決,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從而培養了創新思維。數學課外活動的主要形式有:數學競賽、數學興趣小組、數學專題講座、周末數學晚會、數學知識宣傳、數學問題研討、社會問題調查等。在學生的正常學習以外,我們組織各種課外活動,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課外活動,以各種小組的活動去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使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