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拉姆
摘要:作為初中班主任,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學生朝氣蓬勃的臉上寫滿了自負;遇到學習或生活中的挫折,情緒激動,說話做事不顧后果;上學遲到,回家后作業熬夜,導致第二天的學習效率打折……這些看似平常的問題,卻時不時考驗著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
無庸質疑,任何一位負責而敬業的班主任都會不遺余力、隨時隨地給學生以幫助和支持,希望學生揚長避短,更為有效地學習和生活。但常令班主任困惑的是,自己對學生的思想工作是誠摯而耐心的,班干部分工明確且各司其職,學生對班規條例也是熟悉的,可自己的班級管理卻沒產生預期的效果,這是為什么呢?很可能是班主任治班“軟管理”的缺失。
的確,班主任正確的引導、班干部積極的工作、校規班紀的明文規定,這些都是班主任治班必不可少的硬件,即“硬管理”。而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建設、情緒管理和時間管理等“軟管理”,在班主任治班過程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和“硬管理”相輔相成的必要工作。
一、心理建設
班集體的心理建設是“軟管理”的重要內容。所謂心理建設,是指班主任針對特定年齡段的學生身心的成熟度以及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現狀,進行心理和精神上的指導和干涉,使其面對壓力和挫折時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承受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心智的成熟和身心的健康發展。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心理建設的內容包括:傳統優良美德教育,提高耐挫力的教育,安全防護演習,如何與父母溝通,如何與異性正常地交往,如何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和不良習慣,如何協調學習與娛樂的關系,如何擺脫網絡游戲的誘惑,以及因人而異的心理問題均是心理建設的內容。在實施過程中,要求班主任在解決共性問題的同時,更要察言觀色,善于捕捉個案中出現的情況,以班會課、思想政治課為主要平臺,輔以個別談心、家校溝通作為心理建設的途徑。
實踐證明,我對班集體的心理建設僅一個學年,成效明顯:我班學生成績穩步提高,和老師的課堂互動、思想情感溝通尤為順暢,班集體面對是非有較一致的輿論傾向。班集體的心理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細致又復雜的工作,班主任惟有廣聞博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確保這一工作的即時性和有效性。可以說,心理建設是班主任對班集體實施“軟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班級奮發向上的不竭動力。
二、情緒管理
班主任善于引導學生情緒,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即是有效的情緒管理。一般而言,學生在情緒過于高亢激動或低迷消沉之時,不易接受老師正面的批評和善意的建議,這也是班主任“硬管理”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成功的情緒管理,對心智不成熟、情緒波動大的初中生而言,尤有現實和積極的意義。作為班級管理者,班主任首先要管得住自己的情緒,遇到學生的過激言行,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波動。因為行之有效的溝通必須在師生雙方都情緒平穩之時才能展開。同時,班主任面對情緒失控的學生,應采取冷卻處理、善于傾聽、對癥下藥的策略。沖動型的學生往往主觀上積極向上,只是遇事不夠冷靜,只要其情緒平定下來,不和班主任鬧對立,其內心矛盾的焦點通過訴說充分發泄出來,那么,順暢的溝通平臺也就為師生雙方搭建好了。面對情緒低落的學生,班主任的情緒管理宜以理為主,以情為先,由情入理是最適宜的。班主任對其要少說大話、大道理,多講“好”話,即安慰話和親切話。因為此時的學生面對種種挫折,敏感而脆弱的內心產生了消極情緒,他們的內心猶如濕透了的火柴,一時無法燃起向上的激情。所以,此刻的班主任不宜“實話實說”地批評他的種種不是或不足,而要用激勵的口氣說出恰當的話,讓其看到希望,堅信超越自我的可能性,繼而師生雙方共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
在工作實踐中,情緒管理充分體現了班主任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治班特色,所以,僅一個學期,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本班突發事件日益減少、不良情緒鮮見,自習課上學生自主管理,安靜有序。和其他平行班相比,我班學生更樂于接受老師的批評和建議。正可謂:由情入理,金石為開。
三、時間管理
初中生時間觀念普遍不強,對日常事務所需時間估計不準是其心智不成熟、對成人依賴性強的重要表現。所以,班主任除了讓學生明確學習、勞動等常規作息時間外,還需因人而異做時間分配方面的指導和幫助,這就是時間管理。如:對于上學遲到、做事拖沓的學生,班主任提醒他:先明確來學校路上需耗費的時間,再加上15%的各用時間:所謂準時,多半需要提前,提前了必能準時;學習任務,能早日完成的絕不拖延,如本周一布置的可以下周一交的作業,應馬上著手做,提前完成是準時上交的保證;薄弱科目的作業盡可能在校內完成,遇到困難可及時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在家里先復習再完成作業,并為第二天的新課作預習等等。事實證明,班主任對班集體有效的時間管理,幫學生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大大提高了時間的利用率。在班主任時間管理的引導下,學生慢慢學會了做時間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
如果說,“硬管理”體現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初步骨架,那么,“軟管理”就是牽動骨架正常運行的肌肉和血脈,兩者相互依存,內外呼應,剛柔并濟,堪稱班主任治班的兩件利器。教育界的許多有識之士普遍認為,我們的教育要追求這樣一種境界:似喚醒大地的春風,如潤物無聲的春雨,天使般美麗地植根于孩子們純真的心田。記得有位名人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我想,這也正是初中班主任“軟管理”藝術所不懈追求的崇高境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