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會娟
摘要: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將統計與概率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隨著大家對統計與概率教學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人們逐漸認識到對于這個領域的學習而言,重要的絕不僅僅是畫統計圖、求平均數等技能的學習,而是要讓孩子“親近”數據,加強對孩子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
關鍵詞:數據分析觀念;培養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將統計與概率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隨著大家對統計與概率教學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人們逐漸認識到對于這個領域的學習而言,重要的絕不僅僅是畫統計圖、求平均數等技能的學習,而是要讓孩子“親近”數據,加強對孩子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那么,什么是數據分析觀念?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呢?
一、數據分析觀念的含義
(一)什么是“數據”
我們在義務教育階段處理的數據主要是用數來表達的,當然這些數都是有實際背景的。脫離實際問題的單純的數的研究是數與代數的內容,不是統計的內容。但是,這些年隨著信息的迅速增長,我們需要擴大對數據的認識。事實上,數據是信息的載體,這個載體包括數,也包括言語、信號、圖像,凡是能夠承載事物信息的東西都構成數據。
(二)什么是“數據分析觀念”
數據分析觀念是學生在有關數據的活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對數據的某種“領悟”、由數據去作出推測的意識、以及對于其獨特的思維方法和應用價值的體會和認識。
在課標當中,對于數據分析觀念,有這樣的描述: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做出判斷,體會數據中蘊含著信息;了解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通過數據分析體驗隨機性,一方面對于同樣的事情,每次收到的數據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以從中發現規律。數據分析是統計的核心。
二、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原因
(一)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其中,學會學習中的數字學習,強調重點是具有信息意識;有數字化生存能力;主動適應“互聯網+”等社會信息化趨勢等。
(二)新、舊課標在“統計與概率”這一版塊的要求與區別
在“統計與概率”板塊的核心詞由“統計觀念”改為“數據分析觀念”?!敖y計觀念”(舊):強調的是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認識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對數據處理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質疑。“數據分析觀念”(新):改變過去這一概念含義較“泛”,體現統計與概率的本質意義不夠鮮明的弱點,而將該部分內容聚焦于“數據分析”。
(三)數據分析觀念本質上體現的是數學的基本思想
數據分析觀念是統計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滲透分類思想、歸納思想、類比思想和統計思想等數學思想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統計思想。
(四)現實生活的需要
一個“讀圖時代”,為了能在這個“讀圖時代”里更好地生存,首先就必須能從大量的“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統計各大城市蔬菜的價格,從中更可能多的提取信息,能為老板提供商機。對世界人口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能根據這些信息,分析世界人口的變化趨勢、其中蘊含商機、出口量、稅收、政治動蕩、種族的延續等信息。為能夠在這個信息數據時代更好的生存,就必須從小樹立數據分析觀念。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一)優選素材,誘發學生數據分析的動機,使學生愿意參與數據分析活動
數據分析必須面對一堆數據,別說是小孩,就是大人,都有可能感覺枯燥乏味。因此,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選擇合適的素材。在素材的選擇上,我們可以考慮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借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復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教學中,所選的素材,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已有知識經驗,是學生喜歡的、關注的、熟悉的,比如學校參加課輔活動學生人數,城鄉人口,學校學生人數的變化,身高情況的變化等等;教師要找學生熟悉的、喜歡的、關注的、真實的素材,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活動情境,學生才會自然而然地參與到數據分析當中來。
(二)讓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讓學生愿意親近數據,并體會數據中蘊涵著信息
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讓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比如:《復式條形統計圖》提出“喜歡哪個項目的人數最多?喜歡哪個項目的人數最少?”《折線統計圖》中數量有什么變化?開始提取的信息可以是不基于計算的信息,只是基于關系(最多、最少等)的信息,這個是非常必要的。
緊接著,《復式條形統計圖》分析哪個項目男女生人數相差最多?哪個項目相差最少?《折線統計圖》數量的變化你是怎么發現的?你有什么感想?教師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還原真實原因,感受其中蘊含的信息。學生在充分分析數據的基礎上,復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優勢,以及統計的作用等問題的解決,就水到渠成。在教學中,學生這種活動從事多了,不斷地獲取信息,就會逐漸“親近”數據,有效建構數據分析觀念。
(三)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數據分析方法
一般來說,學生數據分析的方法涉及如何收集數據和如何處理數據的方法,前者指數據的調查、獲取,后者指數據的整理、描述與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習的方法,盡可能多地從數據中提取有用的數據,如:“你能用這個優勢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發現新的信息嗎?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并且能夠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而不是脫離問題背景。單純地強調一些概念、方法的掌握。
總之,我們的教學,就是使學生對數據產生親切感,愿意去分析數據,提取信息,遇到問題愿意去收集數據來幫助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感受統計的實際價值,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給學生科學嚴謹的教學品質的濡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