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
摘要:QQ空間與微信朋友圈日益成為大學生的重要社交領域,其中的語言問題值得關注。我們應該對于大學生在QQ空間及微信朋友圈的語言使用,進行一定的語言規劃。具體落實離不開大學生自身的道德素質、語言水平的提升以及政府的有效監管等。
關鍵詞:網絡社交;語言問題;言語社區;語言規劃
現如今,互聯網社交媒體極其發達,QQ空間、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絡都擁有大量用戶,其中的語言問題值得關注。本研究面向大學生,針對如何從語言規劃等角度規范大學生QQ空間及微信朋友圈語言使用進行問卷調查,結合相關參考文獻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思考,探索如何對于大學生在QQ空間及朋友圈的語言使用進行一定的語言規劃。
本次調查通過QQ空間及微信朋友圈等渠道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問卷234份,回收問卷234份,其中有效問卷234份,有效率為100%。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80.34%的人員表示經常瀏覽QQ空間或者微信朋友圈,17.52%的人員表示有時瀏覽,僅有2.14%的人員表示偶爾瀏覽,沒有受調查者從不瀏覽QQ空間或朋友圈。同時,97.43%的受調查大學生表示會在QQ空間或者朋友圈發表、轉發一些內容。因此,QQ空間與朋友圈對于大學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社交領域。
作為重要的社交領域,QQ空間及朋友圈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私人領域,有很大的相互傳播的空間與可能性。在這樣半開放性質的領域中,我們應當對其中出現的語言問題予以重視,包括語言內容及語言形式。
受調查者中,84.19%的人員表示在QQ空間及朋友圈遇到過令自己產生困擾的評論或發言,包括商業廣告、不良情緒發泄、語言暴力等,這些內容往往不符合傳統的道德規范或違背了一些法律法規。
李宇明指出,從2006年開始,當代中國的語言規劃進入了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構建和諧的語言生活。在QQ空間及微信朋友圈有如此高比例的受語言困擾經歷應當是不符合規劃要求的。并且值得引起重視的是,雖然法律上尚無明文界定兩者屬性,但在司法實踐中卻通常將QQ空間以及微信朋友圈視作具有一定程度公開性質的平臺。
調查數據顯示較多大學生已有這樣的意識。95.73%的受調查者認為在QQ空間及朋友圈發表言論需要符合道德規范,89.74%的人員認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按照一定的標準來約束自己在網絡社交領域的語言行為,才是負責任的正確態度。
網絡語言使用不規范是受調查者意識到的另一問題。94.44%的人員表示在QQ空間或者朋友圈發現過使用錯別字、短語搭配不當、句式不符合語法規范等語言問題,僅有一名人員表示從未發現,5.13%的人員表示不關注此類問題。除卻傳統意義上的語言問題,不符合語言使用規范的網絡語言使用還包括大量方言類網絡語言、在文字中嵌入表情代替部分文字等,并且這些網絡語言的使用頻率、被接受程度都較高。
對此,58.97%的受調查者認為應該推行一定的語言政策對QQ空間及朋友圈的語言進行語言形式上的適當規范。雖然網絡語言使用不規范并不會直接導致大量的交流障礙,但是長此以往,不規范的網絡語言使用一定會影響大學生的網絡語言素養。使用QQ空間以及朋友圈等社交網絡進行大量交流的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就相當于是形成了一個虛擬言語社區,應當為此建立一定的語言規范,推行一定的語言政策。
國家語言政策的定義繁多。陳章太在1991 年給語言政策下過一個明確定義:“語言政策是政府對語言文字的地位、發展和使用所作的行政規定。”后來又多次對此定義進行補充,如“語言政策是國家制定的關于語言的重要準則和規定,是指導語言選擇、使用和協調語言關系、解決語言問題的基本原則和策略,屬于行政行為,具有較強的指令性。”
國家應該制定一些標準與法規來引導語言文字本身的地位、發展、規范以及改革,也應該對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進行要求與規定。76.07%的受調查者也認可,國家語言政策對于QQ空間及朋友圈語言的使用與規范會造成影響。但同時,高比例受調查大學生表示并不了解任何相關語言政策。在制定具體的標準、法規之后,應當更積極地對此進行宣傳、引導和示范,從而具體落實,并根據反饋適時調整。
受調查者中,4.7%的人員認為影響QQ空間及朋友圈語言規范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語言政策,還有6.41%的人員認為影響QQ空間及朋友圈語言規范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法律法規。面對大家對規范的語言生活的需求,應當建立一定的語言服務體系。因此在推行語言政策的同時,應當針對一些具體的語言現象、語言問題、語言需求進行立法,讓語言規范步入法制軌道,進一步保障語言政策、語言規劃的法律地位。
另外,72.65%的人員認為影響QQ空間及朋友圈語言規范的決定性因素是個人道德素質,12.82%的人員認為是個人語言水平。據此應當看到個人層面上對于語言內容規范及形式規范的要求。
李宇明(2002)指出,“語言規劃就是要解決國家和人類發展中遇到的各種語言問題。當今之世,要求我們必須站在國際化的角度關注中國的語言生活,站在信息化的高度觀照現實語言生活,站在世界大國的立場做中國語言規劃,努力提升公民的語言應用能力,盡快提升國家的語言能力,切實履行國際領域的語言義務,促進中國乃至世界語言生活的和諧。”
因此,國家應當準確把握語言生活的時代特征,站在一定的戰略高度來推行語言政策、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政府應當合法高效地管理語言生活,面對大學生在QQ空間及微信朋友圈中出現的語言問題,可以聯合多方平臺進行有效監管,讓虛擬語言資源給現實語言生活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作為大學生,也應當在個人層面上做出努力,不斷提升個人道德素質、語言水平,共同促進語言生活的和諧。
參考文獻
[1]陳章太,《語言規劃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
[2]徐大明,《社會語言學實驗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3]參看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査領導小組辦公室編(2006)圖1。
[4]李宇明,《中國語言規劃論》,商務印書館,2010年。
[5]陳章太,序,周玉忠,《美國語言政策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
[6]李宇明,《中國語言生活的時代特征》,《中國語文》,2012年第4期。
[7]王向豫,《當代中國語言政策分析——政治學的視角》,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
[8]張廷群,《網絡語言調查及語用價值探究》,黑河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