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志國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僅是單純的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還應該利用語文學科的優勢,采取一些途徑來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關注學生心里健康,讓學生學會探究,注重情感教育的熏陶等幾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素養;心里健康;情感教育
綜合素養指一個人心里狀態、學習能力、情感智商等比較全面的素養,它能有效促進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呢?
一、重視學生心里健康教育
現在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競爭的加劇,導致很多家長過多地施壓給學生,過度追求學生取得好成績而不關注學生本身的成長以及人格、習慣的培養,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或提升。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是確保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在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再加上小學語文本身的特殊性,在其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非常顯著的意義和價值。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為例,其內容主要包含五種愛,愛祖國、愛人民、愛自然、愛科學以及愛自己。教師需要充分挖掘這一些情感內容,并借助課文當中的“愛”引導學生形成對愛的正確感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陶冶學生愛國愛人的情感。例如,在《魚游到了紙上》的課文當中,其主要是以“認準目標,不懈努力”作為教學精神,在教學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將教學的著重點放在聾啞青年專注且勤奮的學習品質中,同時借助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出青年在觀察與繪畫過程中的形象,促使學生感受到作者極強觀察力的同時,同時體會聾啞青年細致、豐厚的情感以及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再例如,《小馬過河》課文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默讀或者學生自由舉手分角色朗讀,透過老師適當的點評提示體會動物們的對話對小馬心態的影響。這樣,學生可以自己感知,學會獨立思考,樹立“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做力所能及的事,獨立解決問題的心理思想。教學過程中,除了完成既定大綱的要求,在學生認字識詞的基礎上,讓學生各抒己見,營造愉悅的氛圍,同時學到知識。只要老師用心,總會找到巧妙的方法,寓教于樂,在學習過程中,學會了客觀的評價、心靈美、正能量,勇于展示自我,恰當地表現自我。
二、重視學生探究能力培養
新時代提倡創新教育,人才的培養也需要創新教育,而創新教育的核心就是探究能力,只有善于探究的人,才能有所創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探究式學習,可以創設更加豐富立體的探究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受到更多的思想激發和情感的渲染,學生就更容易在教師的引導下向探究的目標前進。
探究學習情境的創設,需要最終化為具體的問題,讓問題引導學生的探究學習方向。所以,教師要如何創造情境并提出問題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教師可以借助兒童現有的知識經驗,引起認知方面的沖突,從而提出問題。在小學生的已有認知體系中,他們對于某些事物有既定的認識,此時如果教師提出另外的觀點,就可以讓他們興趣大增。如指導課外讀物中的《雨后》、老師可以出示這樣的情景同學們,平常在下雨天兄妹倆他們摔了跤,反而很高興,甚至想多摔一跤,你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學生聽到以后發現這一說法,跟自己的原有認識,產生了矛盾,所以他們很想知道,這到底是為什么,因此,迫不及待的拿起課本,一看究竟。第二,教師可以舉出相關的實例,順勢提出問題。伴隨著授課的內容,要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講到具體內容時,可以結合相關的實例,進一步的提出問題。如《鯨》一課,討論鯨吃東西的方式,教師可出示:鯨吃東西與眾不同,我們把這種方式叫“鯨吞”,學生一聽,對“鯨吞”一詞,反映較大,便迫不及待地去讀書解決,進而進入探究情景。第三,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或游戲的方式提出問題。如指導課外讀物中的《三袋麥子》可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語言講述課文開始土地爺爺給三個伙伴一袋麥子的故事,他們不同的表現,可愛的樣子深得同學們的喜愛,但一年以后這三個伙伴是如何處理這袋麥子的呢?講到這里,就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猜想,然后啟發他們通過讀書探究解決。
三、重視學生情感教育的熏陶
教書不只是知識的簡單傳播,這中間還蘊含了師生互動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誰在語文教學中注重了情感教育,那他的語文教書成效一定不會差。情感能夠有效刺激人的大腦和心理,是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原動力,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加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思考知識,才能帶著自己的情感去感悟語文課程的熏陶。因此,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提升語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強心劑。
語文課程從內容上來看與其他學科有些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就是情感性。語文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作者獨特的感情,只有讀者運用自己的情感功能去細細品味,才能發現其中的韻味??梢哉f情感是語文教育的靈魂,但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方法。只有注重學生的情感和諧發展,才能帶領學生進入到豐富的名篇佳作當中去體悟不一樣的內涵。帶著感情的閱讀,才會讓閱讀,才會讓語文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跟隨著每一篇文章進入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同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情感方面的運用,準確把握文章作者的情感走向的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學生在語文學習時候的情感走向,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另外,在語文教學當中運用情感教育,能夠更高效的促進語文學習。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當中,有著比較強的信號和強化功能,一些學生對于古詩詞或者課文背誦不出來,但是卻對自己喜歡的某些文章,或者音樂作品牢記于心,就是情感在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可以將整篇文章的情感注入到教學當中,引導學生認知,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還能促進學生的情感升華,強化語文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說利用學科優勢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的話,那么反過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也能夠有效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這兩者是相互相成的。因此,大家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