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忠瓊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分層教學法的運用予以分析,可以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帶來支持。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在本文中從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教學分層和訓練分層四個方面,對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予以分析,希望能夠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法;運用
分層教學法是指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其在充分尊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為大班授課制度尋找到了新的教育發展方式,并為實現全面進步教育目標提供了支持。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對分層教學法在其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能夠為更好的實現學科教育目標帶來幫助。
一、分層教學法第一步——學生分層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想要應用分層教學法,并期望其能夠為課堂教學效果帶來提升,就必須要先做好對學生的分層。因為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分層教學是圍繞學生所展開的,只有保證了學生分層的科學性,才能夠讓分層教學模式科學、有效的得以開展。為此,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分析,通過日常教學中對學生課堂學習表現的積累,加上周期性測驗中學生的成績分析,來對學生進行分層。具體分層策略參見表1:
二、分層教學法第二步——目標分層
教師在完成學生分層后,就需要根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及其教學目標予以分析,以確保自己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目標,既可以符合分層模式下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又能夠對學生產生思維啟發和學習幫助,促進學生實現提高與進步。例如,針對于“厚積薄發”層次的學生,教師對該層次學生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夯實語文基礎知識,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生的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做好對學生的興趣培養。“中流砥柱”層學生的教學目標,則要進一步調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讓他們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更多的學習潛能。“鋒芒初露”層的學生則需要在現有學習水平上,做好對他們的語文素養培養,例如讓他們讀一些課外書,增強他們的視野觀,并為他們的閱讀、寫作能力提高打下基礎。
三、分層教學法第三步——教學分層
分層教學法的第三步是課堂教學行為的分層,其也是分層教學模式開展的主要階段,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將分層教學模式真正的實踐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考慮到小學生的心智發育水平和自尊心問題,針對于學生的分層,教師只能隱藏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切忌直接讓學生知道教師對自己的分層,以免學生因為教師的“差異化”對待,而產生消極心理,影響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和心理健康。例如在進行《清平樂·村居》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厚積薄發”層的學生進行文章朗讀,以鍛煉他們的古詩詞閱讀和斷句能力。之后,教師可以要求“中流砥柱”層的學生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等知識點,鍛煉他們的學習水平。最后,教師要求“鋒芒初露”層的學生對詞的內容予以翻譯,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四、分層教學法第四步——作業分層
對課后作業予以分層是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予以運用的第四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對他們采取課后作業分層設計,以求讓學生在分層學習模式下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幫助他們實現語文知識學習進步和提高。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反義詞知識的課后作業布置時,教師可以采取如下方法進行課后作業布置。
習題:下列詞語中不是反義詞的一對是( )
A.開心——關心 B.忙碌——空閑 C.失敗——成功 D.暫時——永遠
其中“厚積薄發”層的學生需要在A和B兩個選項進行二選一,“中流砥柱”層的學生要進行四選一,“鋒芒初露”層的學生的作業內容則是填空題,即“分別寫出‘開心、‘忙碌、‘失敗、‘暫時的反義詞”。在這種課后作業模式下,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獲得與其學習能力相符的作業訓練,這不僅考慮到的學習的實際學習情況,更有助于幫助他們實現進步與提高,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由此得以實現。
總結:
綜上所述,將分層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在充分落實學科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法作為一項模式繁瑣、復雜但具有良好效果的教學方法,教師想要發揮出積極性教學效果,就必須要保證自己教學設計的科學性,確保分層教學法能夠充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有的放矢的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分層教學法的支持下,完成語文知識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的語文知識儲備和應用能力提高帶來支持,也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衛宗.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4):164
[2]王麗麗.論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4):182